盛大和新浪的喜筵已近尾声,媒体上铺天盖地猜测着互联网新寡头时代的下一出戏谁来抢?是否该网易或腾讯甚至百度出手了?还有谁没收购?还有谁没被收购?
在很多时候,资本确实有改变产业格局的能力和能量。但是,最富于变化的、发展最快的互联网产业在更多时候是财富的创造者而非资本的附庸!主导互联网发展的,是技术,而不是股价;推动互联网前进的,是创新,而不是收购。
创新的网络技术往往会开创新的产业格局。2005年,互联网的产业格局就在酝酿着一种变化,即将引发这次产业变局的不是盛大,更不是新浪或别的什么网站,而是一种叫做RSS的技术。这种“简单的技术”正在逐渐改变全球网民的浏览习惯,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互联网很可能面临自WWW创生之后最大的一次革新。
keso曾在QQ上对笔者说:“以后所有的媒体都必须支持RSS,否则就没读者!”如果你想站在互联网的舞台上,现在就去关注RSS还不晚,它是一项非常容易掌握的技术。
忘了盛大和新浪吧,它们只是配角!
1、RSS的门派
2、RSS的招式
3、谁中了RSS的招?
RSS的“功夫”
作为互联网上“推”(Push)技术的一个实现,RSS技术规范最早的版本由Netscape所创。今天,“推”的技术已渐渐被人们淡忘,不断演变和异化后的RSS却在互联网上大放异彩。无论“推”的概念是否有望借此还魂,RSS技术已经在改变人们访问互联网的方式,甚至可能打破互联网产业的现有格局。最新的消息是,一家国际调研机构将RSS应用列为“2005年电子商务十大发展趋势”的第二位,认为XML格式将成为网上新闻与内容聚合的普遍工具,而广告商们甚至已经准备用RSS来投放广告。
RSS的“门派”
与其他互联网应用相比,RSS算是非常年轻的技术,但其中的门户之争却也相当复杂。
1999年,网景公司(Netscape)为其网页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定义了一种描述新闻频道的语言,用于将网站的内容主动推送到网站访问者的客户端。这种Web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基于W3C的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资源描述框架),Netscape将它命名为RSS(RDF Site Summary,RDF站点摘要),其版本号为0.9。
与RSS0.9相对应的,微软也曾经推出过一个功能类似的标准,就是支持IE4.0的CDF(Channel Definition Format,频道定义格式),IE4.0中集成了与Netscape Navigator类似的“新闻频道”功能,也就是说,那时候的主流浏览器全都有了自己的“推”(Push)技术标准。但难以预料的是,“推”技术自始至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型,受制于网络内容的匮乏、网络速度的限制以及商业利益的驱动,最终“新闻频道”这一颇有前途的应用还是被浏览器扫地出门了。
伴随“推”技术失宠的是Netscape丧失浏览器霸主的地位,RSS0.9也就成了Netscape的绝版技术,今天风光无限的RSS其实早已是假手他人的嫁接品种了。到今天,RSS技术至少有过7个版本,在0.9之后,又相继出现了0.91、0.92、0.93、0.94、1.0和2.0这几个不同版本的RSS,它们都与Netscape没有任何关系。
最早从Netscape手里接过RSS接力棒的是一家叫做Userland Software的公司,这家公司也是最早将RSS技术引入商业化Blog服务的公司。Userland所做的工作是将基于复杂的RDF规范的 RSS0.9进行简化,以使之适应像Blog这样的新兴互联网应用。于是第一个由Userland掌握的免费版本RSS0.91很快出现了,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非常流行的RSS版本。随后,Userland又推出过RSS的0.92、0.93和0.94版,为了表明其所做简化工作的成效, Userland将这些0.9x版的RSS定义为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纯粹简易聚合)。
RSS发展史上戏剧性的一幕就发生在0.9x版成为主流,而Blog也开始渐趋流行的时候。另一个不隶属于任何商业组织的RSS开发工作组再次基于RDF 对RSS进行了重新定义,并发布了RSS1.0,重新将RSS解释为“RDF Site Summary”。该工作组声称其目的是使RSS成为一项不受任何商业机构支配的技术标准。而Userland公司认为,RSS开发工作组并没有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RSS1.0与0.9x版本之间也没有什么继承关系,因此,Userland不承认RSS1.0的有效性。
更有趣的是,Userland沿着0.9x版本的规划思路,于2002年9月将RSS的版本一下升级到2.0,其中的定义采用全新模式,与RSS1.0也不存在任何继承关系。Userland以牙还牙的结果是,直到今天,RSS0.9x/2.0与RSS1.0仍然是两个互相排斥的技术阵营。前者拥有更广泛的市场和用户支持,后者则得到更多Web专家及技术标准化组织的认同。
就在RSS阵营内患不绝的时候,另一种与RSS类似的标准又加入了“推”技术的行列。2004年2月初,Google宣布旗下的Blogger.com服务放弃RSS格式而选择了Atom,RSS开始面临来自外部的挑战。
Atom是一个与RSS类似的项目,由IBM的工程师SamRuby提出,其主要目的是开发一个新的摘要格式以解决RSS存在的问题(混乱的版本号、开放性不足、语法混乱、定义不足等)。除了定义新的摘要格式之外,Atom还希望定义一个标准的档案文件格式和一个标准的可编程接口(Atom API),而由于需要提供对流媒体数据的支持,Atom的语法比RSS要复杂得多。
目前,互联网上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推”技术标准仍是Userland主持的RSS0.9x/2.0标准。RSS1.0比RSS2.0的语法还要复杂,使用的人相对就少些。至于Atom,它的复杂程度最高,最难掌握,用户也是最少的。实际上,RSS和Atom的原理是一致的,目的都在于为现有的Web内容创建XML文本,以便其他站点做即时性的引用。
现在的好消息是,IETF正在努力协调三个技术阵营之间的关系,希望能最终将三者合而为一,做成一份真正的国际化标准。当然,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微软或其他产业巨头不再插进来横生枝节。但也有传闻说,那个曾经想把一切都“推”给用户的盖茨现在看到网页上红色的“XML”标记就会兴奋,他似乎已经把左腿伸出来了。
RSS家谱
RSS的招式
对于一般用户来说,用RSS订阅新闻可以像使用Outlook Express收取订阅的邮件一样简单;而对于Web应用程序的开发者而言,RSS的工作过程也不是那么复杂,至少比大多数其他常见的Web技术都更容易被理解和被实现。
用通俗的语言可以这样描述一个RSS的基本应用:用户通过RSS订阅,从网站上获取最新的文章标题、内容提要及全文链接等基本信息(Feeds),并据此进行可取舍的有针对性的快速阅读。
RSS的目的是为了给Web上不同端点间提供一种内容交换的机制,RSS技术标准本身就是为这种内容交换而定义的一套规范。在这里,Web端点要交换的内容首先要满足XML标准的输出格式,也就是说,RSS首先应该被看作是一个XML框架下的应用实例。
在一个RSS提要(Feeds)的分发过程中,内容发布商首先将要发布的提要按照RSS定义的方式输出到一个标准的XML文件,该文件在Web上要由一个惟一确定的地址来标识。用户端在得知该XML文件的地址后,将其导入“周博通”或“看天下”等RSS阅读器,作为监测地址。然后,RSS阅读器将按照预先设定的频率,每隔一段时间(一般为几分钟到一个小时不等)对监测的RSS地址进行扫描,查看目标XML文件是否有变动。一旦发现该文件被改动过,就将此XML文件自动下载到本地。
被监测的XML文件(RSS地址)中保存着标准RSS格式的提要(Feeds)信息,这些信息用不同的标签来标注。Feeds包含的主要信息有频道名称(用<channel>来标识)、标题(<title>)、链接地址(<link>)、内容摘要(<description>)、语言(<language>)、发布时间(<pubDate>)、作者(<author>)、分类(<category>)等十多种预定义的标记。用户接收到Feeds后,就能在RSS阅读器中看到这一频道下所有最新文章的标题和每篇文章的内容摘要以及可链接到全文的网页地址。如果用户通过对文章标题和内容摘要(一般只有几十到上百字)的浏览产生了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就可以通过Feeds中提供的链接找到文章的全文进行详细阅读。
上图是用周博通收取MSDN中文网站的Feeds时显示的界面,周博通的窗口右下方就是其中一篇文章的Feeds提要,与之对应的源RSS文档如下所示:
<rss version="2.0">
<channel>
……
<item>
<title>Pocket Access 与 .NET Compact Framework</title>
<link>http://www.microsoft.com/china/MSDN/library/Mobility/pocketpc/macroad10222003.mspx</link>
<description>Larry Roof深入讨论了移动应用程序中用于Pocket Access数据库的数据存储,并解释了这种存储类型的优势以及如何在您自己的应用程序中实现它。</description>
<author></author>
<category></category>
<pubDate>Mon, 24 Jan 2005 3:00:00 GMT</pubDate>
</item>
……
</channel>
</rss>
为了保证RSS订阅的即时性,在内容的发布端,Feeds提供者还需要建立一种内容同步机制,每当其Web站点内容更新时,都要根据最新添加的内容向原有的Feeds文件(XML文件)中加入新的Feeds信息。仍以上图中所举的MSDN中文站点为例,如果该网站新加入了一篇题为《Pocket Access与 .NET Compact Framework》的文章,则MSDN中文站就需要将上一段中列出的“
谁中了RSS的招?
有人认为,RSS的初衷似乎是为了给邮件列表订阅服务以致命的打击,若从RSS的应用方式来看,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从实际效果来看,RSS最火爆的应用并非是商业信息的集中订阅,而是个人通过Web实现的信息聚合,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各国的网志作者(Blogger)首先成为最普遍的RSS应用人群。
事实上,RSS0.9x/2.0标准的缔造者,Userland公司的戴夫·温纳(Dave Winner)本人就是一位非常著名的Blogger,正是他最早在自己的Blog上实施了RSS应用,并使之成为Blog文化的一部分。很多人都认为,RSS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规模化发展,戴夫·温纳在Blog上引爆的“订阅我的Blog”模式功不可没。
近两年,随着Blog在全球互联网的迅猛发展,RSS应用也跟随Blog服务向第一批Blogger——IT从业者及高学历人士渗透。而这一人群对新技术的理解能力远高于一般网民,所以人们现在就可以从很多Blogger那里看到他们自己在Blog上写下的对RSS技术及应用的深刻理解。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其Blog中记下的其本人对RSS应用的感受:
引入了Blog作为学与教的过程记录,同学们每人注册了一个Blog,尽管每个同学使用Blog心得不一,作为我来说,对RSS的感触特别深刻,所以我将其称为“魔力RSS”。
班级中一共51个同学,作为学习要求,同学们陆续在班级的wiki中输入了自己申请的Blog地址。课程开始之后的前两次我是通过打开一个一个站点集中观看同学们的Blog,当时没有使用RSS阅读器,每一次我至少要花整整一个半天阅读同学们的Blog,有时都会看得很匆忙。差不多在开学两周后,我开始用RSS来阅读同学们的Blog的更新信息,我几乎每天一下班总会看一下同学们的更新信息,那种感觉特别好,好像自己离他们很近。这样的过程差不多持续了一个半月,我的RSS阅读器出了一点小故障,因为特别忙,所以我并没有及时去修理我的RSS阅读器,这样我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天天读同学们的Blog更新信息,而是又使用了集中打开阅读的方式。集中阅读,非常花时间,同时很多更新信息其实已经不是当时刚发布出来的那种感觉,给学生的留言就更少了。
在没有使用RSS阅读器的日子里,我有一种信息不流畅被隔离的感觉。忽然想到了蝴蝶效应,蝴蝶效应讲述了一点微小的变化经过时间累积会产生巨大变化效应的道理,RSS阅读器我感觉也具备这样的效应,某一天读可能感觉不到它的作用,但是如果坚持,那种阅读的蝴蝶效应就产生了。
在润物细无声的魔力下,这位教师中了RSS的招。在“没有RSS阅读器的日子里”,甚至“有一种信息不流畅被隔离的感觉”。RSS的这种魔力就被称作“聚合”,这也是RSS区别于其他Web信息获取技术的绝招。
所谓“聚合”,就是指RSS将互联网上很多不同源的信息以Feeds订阅的方式集中到同一点的模式。比如本文开头提到的老宋,就是用周博通这个RSS阅读器将100多个网站的信息聚合到一起,在桌面上打造出他自己的个人信息门户。
“聚合”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与那位高明的教师一样,老宋们再也不需要每天都浏览上百个网站,并在每个网站上都花费一点时间去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只需要到自己订阅的聚合门户去一次就够了,甚至当这个聚合门户被集成到桌面软件(RSS阅读器)中时,作为信息获取者的个人用户与信息提供商整体之间的距离已缩短为零。
现在国内RSS订阅带来的Web浏览效率的极大提升除了使终端用户受益外,也为信息提供商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由于采用聚合阅读模式,RSS用户开始Web浏览的入口将从以往集中提供信息服务的门户站点改为Bloglines或toPim这样的提供在线RSS订阅服务的内容聚合网站,或者干脆就以“周博通”或“看天下”这样的桌面RSS阅读器作为其上网的入口。如此一来,门户网站导航页的流量就会降低,而门户网站的广告收入有很大一部分都体现在其流量最高的上层导航页上,这正是很多网站对RSS持观望态度的最主要原因。
RSS真的是门户网站的敌人么?
我们从美国互联网市场上可以很容易看到,大型站点提供RSS订阅服务已成为一种潮流,到2004年年底,不支持RSS的站点已经开始成为“异类”,页面上红色的“XML”按钮几乎已成为美国主流网站的标准配置。下面的两张图分别是美国支持RSS的网站数和RSS用户数的增长趋势图,不难看出,美国RSS市场整体在2001年到2004年间始终是呈加速度增长的。
美国RSS源增长趋势图
美国RSS用户增长走势
从美国互联网业界对RSS的态度来看,RSS不仅不是门户网站的敌人,甚至还是这些大网站不可或缺的服务模式。国内IT界著名Blogger洪波认为,未来不支持RSS的网站就会落在下风,甚至是否支持RSS将有可能成为淘汰综合信息门户站点的一个标准。
仔细分析用户的Web浏览行为,不难发现RSS对网站流量的贡献其实是巨大的。仍以老宋为例,他订阅了100多个站点的Feeds,平均每天收到的新闻标题总数在500个左右,因为这些Feeds都是老宋有针对性的订阅,基本上都是他感兴趣的内容。即使老宋只打开其中10%的链接进行详细阅读,则每天浏览的文章也有50篇之多。“若以往常的Web浏览习惯去搜寻这50篇文章,恐怕给我一个星期也看不全”,老宋很快就发现了其中隐含的问题,“其实用RSS订阅的好处就是把在网站上无序地寻找目标文章的时间节省了下来,而用以往的传统浏览方式,找信息的时间比有效阅览的时间还要长。”
实际上,大量节省下来的信息搜寻时间最终又会转化为有效的浏览时间,因而提供了RSS服务的网站不仅不会降低流量,反而会发现其网站的综合流量被RSS带来的有效浏览大幅度提升。作为国内著名的IT门户站点,计世网是从2005年1月4日开始提供RSS订阅服务的(http://rss.ccw.com.cn),就在计世网推出RSS订阅服务一周后,来自RSS订阅的综合流量就已经攀升到计世网各类访问流量之首,并一度占据了计世网总流量的40%。“看天下”RSS阅读器的负责人认为,随着IT类垂直门户尝到RSS的甜头,综合类新闻门户迟早也会跟进,像新浪网的很多频道都已经开始支持RSS,其他门户网站不会一点儿都不动心。
除了终端用户和Web内容提供商,RSS应用开发商也已经开始得到回报,甚至硅谷的风险投资商们已经开始四处寻找RSS的投资机会。一位硅谷的创业投资家甚至在自己的Blog上记述了时下几种最有前途的RSS应用——RSS阅读软件、在线RSS聚合网站、RSS搜索引擎、基于RSS的个人信息管理服务以及RSS聚合媒体等。
2004年,RSS在国内的应用才刚刚亮了相,要想领教它的真功夫,Web内容提供商还得好好练练。对国内的网站来说,RSS日益普及会带来两个变化,首先是网站的编辑需要学会写精彩的内文摘要,其次就是该考虑是否要把在线广告由导航页向内容页倾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