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3D技术分类:裸眼式和眼镜式

2010-10-27 11:03:15来源:西部e网作者:

    目前的3D技术可以分为裸眼式和眼镜式两大类别,裸眼式3D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商用显示方面(以后还将应用于手机等显示设备中);眼镜式3D技术则集中于消费级市场,此次风靡全球的影片《阿凡达》采用的全部是眼镜式

    目前的3D技术可以分为裸眼式和眼镜式两大类别,裸眼式3D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商用显示方面(以后还将应用于手机等显示设备中);眼镜式3D技术则集中于消费级市场,此次风靡全球的影片《阿凡达》采用的全部是眼镜式3D技术。

    如果细分的话,眼镜式3D技术可分为色差式、快门式和偏光式(也叫色分法、时分法、光分法)三种,而裸眼式3D技术可分为透镜阵列、屏障栅栏和指向光源三种,每种技术的原理和成像效果都有一定的差别。

  眼镜式3D技术介绍

  色差式3D技术

  最早出现3D显示技术就是色差式,从技术层面上来看也是最为初级的一种3D效果显示方法,这种3D显示的辅助设备只需购买一付红青(红淡蓝)色差眼镜就可以了。成本也最为低廉。

  色差式3D显可以称为分色立体成像技术,是用两台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副画面中。用肉眼观看的话会呈现模糊的重影图像,只有通过对应的红蓝等立体眼镜才可以看到立体效果,就是对色彩进行红色和蓝色的过滤,红色的影像通过红色镜片蓝色通过蓝色镜片,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脑中重叠呈现出3D立体效果。

  不足:显示效果有限,3D效果体验不足但是其低廉的成本却使很多财力有限的3D影片爱好者选择他的一个主要原因。

  快门式3D技术

  快门式3D技术可以为家庭用户提供高品质的3D显示效果,这种技术的实现需要一付主动式LCD快门眼镜,交替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图象以至于你的大脑将两幅图像融合成一体来实现,从而产生了单幅图像的3D深度感。其成本也比色差式3D显示技术昂贵很多。

  快门式3D技术的原里是根据人眼对影像频率的刷新时间来实现的,通过提高画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达到120Hz)左眼和右眼个60Hz的快速刷新图象才会让人对图象不会产生抖动感,并且保持与2D视像相同的帧数,观众的两只眼睛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且在大脑中产生错觉,便观看到立体影像。

快门式3D眼镜
快门式3D眼镜

  不足:由于技术成本的制约其成本也较高,如果是同时约几个朋友来看3D电影的话就要每人都有一付这样的眼镜,这就需要花很多钱,如果是每人独自观看的话那互动性就差了。

  偏光式3D技术

  偏光式3D也叫偏振式3D技术,属于被动式3D技术,眼镜价格也较为便宜,目前3D电影院、3D液晶电视等大多采用的是偏光式3D技术。和快门式3D技术一样,偏光式3D也细分出了很多种类,比如应用于投影机行业的偏光式3D需要两台以上性能参数完全相同的投影机才能实现3D效果,而应用于电视行业的偏光式3D技术则需要画面具有240Hz或者480Hz以上的刷新率,从实现的方式二者也存在很多差别。

  在技术方式上,偏光式3D技术是被动接收所以也被称为属于被动式3D技术,辅助设备方面的成本较低,但对输出设备的要求较高,所以非常适合商业影院等需要众多观众的场所使用。

  不足:光线偏振系统的价格却不菲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点评:目前大多数3D电视主要采用快门式和偏光式技术。

  偏光式3D电视目前偏光膜较贵,2D显示时亮度会降低一半,3D显示时分辨率会降低,但闪烁较轻;滤色式3D电视主要采用分色技术,基本原理是让某些颜色的光只进入左眼,另一部分只进入右眼,显示结果是颜色不全,而且因为红色片亮度降低人眼极不舒服,属于淘汰的技术。

偏光式3D眼镜
电影院一般采用偏光式眼镜

  而主动式3D电视则需要加装同步装置,且3D眼镜造价比较贵,但是3D分辨率是最高的,2D显示没有任何变化。

  偏光式和快门式都存在优劣势,均在不断发展,技术的进步将会逐渐解决清晰度、亮度下降、闪烁等问题。如果哪种方式完全解决了问题,性价比优,就会成为主流,如果没有大的突破,会是主动和偏光式并存。
 

关键词:3D电视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