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被等公交车的时间长、换乘次数多困扰吗?《西安市智能公交系统》或许将来能缓解你的烦恼。陕西省教育厅昨天举办的“春笋计划”展示会上,高中生们一项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令人耳目一新。
陕西省去年7月启动“春笋计划”,组织省内高校与普通高中联合,选拔具有创造性潜质的高中生进入高校实验室参加课题研究,培养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一年来,在9所普通高中选拔了38名高一学生,利用研究性学习课和节假日时间参与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智能公交系统解决等车难
在昨天的展示会上记者注意到,其中不少研究项目立足于现实,以期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西安中学的马振鑫、刘珂磊研发的《西安市智能公交系统》就是其中一项。
“西安城市道路经常拥堵,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的根本途径,但我们平时坐公交车,常常被等车时间长、换乘次数多所困扰。”马振鑫说。他们为此做了“西安公交系统现状”问卷调查,收回的957份有效问卷中,只有7%的市民对公交车持满意态度,而不满意率达到35%。通过问卷分析,西安市公交系统主要存在乘车不方便、准时性不能保证、等车时间长等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他们制定了研究目标:让智能公交系统能预测指定线路公交车的运行位置、速度、道路状况等,从而更好地利用公交运量大、污染小、占用道路少的优势,缓解西安市的交通压力。
经过近一年的研究,他们终于推出了《西安市智能公交系统》软件,目前正在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结合GPS和电子地图,系统能获取各种状态下线路车辆位置信息,预测到站时间。如果公交站点具备电子显示系统,候车乘客还能实时查询,避免盲等。系统中还可以加入客流量统计功能,为公交公司提供车辆调度数据,合理利用公交资源。马振鑫说,下一步他们还希望将软件植入手机中,让乘客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查询公交车信息,使出行更加方便。
巧设检测架防止超高车辆被卡
高新一中学生孙楠在西北大学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西安市护城河水质研究,同样与生活环境紧密相关。除了以往被提及的护城河周边管网老化,雨水、污水管道不分等因素,孙楠还注意到护城河沿岸植被对水质的影响。“沿岸部分地区植被茂盛,不及时清理落叶残枝对于水中有机质的迅速增加有较大影响”。因此,孙楠建议在改造管网、生物治理之外,也要加强对植被的管理,在植被品种的栽种选择上多方面考虑,既达到美观效果,也减轻对水质影响。
西工大附中的陈文龙在看到超高车辆卡在桥梁下的新闻后,萌发了设计公路上桥梁(涵洞)交通安全防护系统的想法。按照他的设计,可以在桥梁(涵洞)前的路口设立检测架,两侧的检测架各安装两个红外探头,一旦车辆超高便发出警报提醒择路分流,避免车辆被卡或超高车辆原路倒车造成交通拥堵。
扩大范围让更多高中生参与
省教育厅副厅长吕明凯说,“春笋计划”首期38名学员共研究33项课题,其中17项属于科技前沿类,16项属于工程应用类,涉及交通、电子、航空、纳米、克隆、环境、网络、导航等多个方面。科学研究类课题在某些方面有创新,其中2篇论文在国内知名学术刊物发表,还有一些成果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
据参与指导的教师介绍,这些高中生参与的研究课题,很多都达到研究生的水平。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能获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些都是高中教育所无法提供的”。
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表示,我省将继续开展“春笋计划”,并尝试将计划周期从一年延长到一年半,计划实施区域延伸到西安以外的高校、高中,同时还将适当增加参与研究的学生数量,让更多学有余力、具有创造性潜质的学生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