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的机会很多。我习惯于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销售的未来趋势。八零后是键盘的年代,九零后是两个拇指的年代。我几个孩子都是九零后,他们现在都不怎么用电脑了。每天十个小时都是用Iphone 上网。做零售一定要跟着客户的需求走,顾客在哪里机会就在哪里,从这个角度来说,移动电子一定是下一步。
移动里面现在做的比较多的,一是是做个电子商务的wap版、或者app版。第二呢,大家比较关注生活类的东西,比如说你在这边上找找餐馆、洗衣店、电影院。应该说现在大家的尝试还是一个比较浅层的阶段,创新的东西不多。一个新的业态一定不是把现有的业态照搬过来,否则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有google、不会有亚马逊。
传统企业心态要清零
从长远来看,传统企业做电子商务会后发制人,但是未来两三年之内格局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为导致过去三四年传统企业不成功的因素还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是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不像美国经济受到萎缩的压迫。人是被逼迫在角落里才会图变,我发展速度慢一点,我还是在扩张、还是在发展,所以我们没有切肤之痛。如果被逼到那个地方,会有从零开始的心态,这种心态在中国所有企业探讨做电子商务的时候都普遍缺失,总觉得自己有品牌优势,有现成供应链,有顾客认知,总觉得比那些什么都没有的小年轻从零开始有利的多。这就是企业过往的积累在迈向新行业的时候往往成为一种负担。在好天的时候想到补屋顶的人少之又少,而现在不是下雨的时候,中国绝大部分的品牌还是在以每年30%的速度在发展,对于他来讲电子商务是添砖加瓦的事。而对美国的话因为整个经济饱和,线下销售甚至负增长,所以新的创业型电子商务再挤进来,就把传统行业逼到不进则退的角落了。
当你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你必须假设你的品牌影响力是0,你要带着温州人进入俄罗斯市场时的心态。在开辟俄罗斯市场的时候,根本没有人知道你这个品牌在温州有几家,这是个全新的市场。在这个前提下,去开辟个新品牌,新团队,这些都好说。昨天我还在和一家很著名的传统品牌总裁聊 ,他们想做电子商务,三分钟我就和他们说对不起,你们这个最好别做,运作不成。他们一上来就告诉我在全国他们有多少家直营店,现在有多少客人,他们是从我有什么开始,而不是从市场需要什么开始。
中美零售思维对比
为什么在中国“买卖”模式的零售做不了?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国内生意人和西方零售商的思维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的思维是什么?这个东西卖一百块,我想做这个生意,定位就是必须卖低于一百块,当我卖低于一百块的时候,我还要赚钱。这时候赚什么钱?赚效率的钱,不仅仅是压低成本,而是压缩各个环节的钱。赚效率的钱最典型的表现方式就是我直接把这个商品买下来,我增加购买量、单品销售数量、缩短商品的周转周期、减少损耗率等等。
中国人的思维是什么?这个东西卖一百块,但是风险我不想承担。我让这个市场上见不到100块的东西,我把他变成120,顾客还是会买。过了几天有人说,这生意好做,那我也做,市面上没有120了,我卖140。
所以现在很多人到美国去买衣服、手表、牛仔裤、毛巾等东西都比中国便宜,他的进价一定不会比中国低的,但是中间加价环节减少,这种现象在中国不存在,因为这是要冒大风险的。中国商人说我做这个不值得,我轻轻松松。你如果想到中关村去租个摊位你就会发现,都已经变成二房东三房东了。本来我租个柜台,是一万块,我一个月卖10万块,所以柜台成本是销售成本的10%,本来应该是通过加快流量来使柜台成本从10%变成5%,而现在是我把柜台加个5%的价格转租给你。原来应该是一个公司一个人赚的钱,现在被五六个环节赚走了。
美国的业态以连锁业为主,中国的业态以单个为主。大和小是空间的概念,连锁和非连锁更多的是效率的概念。像美国沃尔玛、塔机特,它也有小专柜入驻,但是虽然这个专柜只有2平米,但是它有200个2平米加到一起。所以这个时候必须追求什么?效率。而中国不是,像太平洋百货上海北京杭州,它里面的店铺是承包给不同的人,实际上是地产。这个时候你是谈不上挣效益的钱,这个时候就是做房地产租金的生意,在这样的过程中,通过层层加码,消费者的利益被损害了,顾客不得不为更高昂的价格买单。你现在随便走一家北京的百货公司,随便选一条什么牌子都谈不上的西裤,当然它有牌子,只是你根本不知道这是啥牌子,就这样的一条西裤,动不动八百元一千元。一个月前我在北京商场想买一条李维斯Levis 牛仔裤,还是打折的,要980元,几天以后我到悉尼,在那里最好的百货店,正价75元澳币,大约折合450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