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IT业发生的十件大事总结

2011-12-18 19:46:38来源:凤凰网科技作者:阳光

即将过去的2011年是新千年第二个十年的开始,有昔日英豪谢幕,也有新生事物登场,乔布斯说,死亡是上帝最好的发明,好为后来的新人扫清道路。没错,谢幕就是为了开启新的时代。本人也未能免俗,为了凑够“十大”,将

即将过去的2011年是新千年第二个十年的开始,有昔日英豪谢幕,也有新生事物登场,乔布斯说,死亡是上帝最好的发明,好为后来的新人扫清道路。没错,谢幕就是为了开启新的时代。本人也未能免俗,为了凑够“十大”,将2011年IT业发生的大事总结如下:

1、业界痛失乔布斯,人性科技立巅峰

2011年10月5日,许多苹果迷担心的事还是提前发生了,多年备受胰腺癌折磨的乔布斯去世,享年才56岁。从iPhone 4S发布到ipad 2亮相,苹果迷们抢购时人头攒动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2011年成了不折不扣的“苹果年”,这一年,人们争先恐后抢购iPhone 4S,又多了一份对IT业界怪才乔布斯的怀念和尊敬。事实上,IT业永不止步的创新就是源于乔布斯的“所思不同”(Think  Different)和一点一滴改变世界的梦想,乔布斯的离开,也带走了一个时代,——他用生命来诠释科技和人性的完美对话,将科技的人性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乔布斯对从公司楼梯到产品包装盒设计都要追求尽善尽美,这才有了从当年的Macintosh 苹果电脑、iMac到iPad、iPhone等如此闪耀光彩的科技产品问世。

除了乔布斯,2011年一批当年IT工业的第一代巨星们纷纷陨落如雨,他们中有DEC公司的“小型机之父”肯尼斯•奥尔森(Kenneth Olsen)、“交换机之父”保罗•巴兰(Paul Baran)、个人电脑之父IBM前CEO约翰•欧宝(John Opel)、美国电子书之父迈克尔• 哈特(Michael Hart)、C语言和Unix操作系统的先驱丹尼斯• 里奇(Dennis Ritchie)、开创PC机小型化的先驱汤姆•韦斯特(Tom West)、摩托罗拉前CEO罗伯特•高尔文(Robert Galvin)等。IT是一个只争朝夕的行业,无数英雄被雨打风吹去,也昭示了一个旧时代的消逝。正像iPad和iPhone各自重新定义了平板电脑(一个简便的娱乐、工作和生活终端)和手机(一个移动的娱乐、工作和生活终端)一样,告别当年狂飙突进的PC革命和.com风潮,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围绕以互联网为中心的融合而开启。

2、中国概念股由热转凉 互联网产业冷风频吹

整个2011年,中国互联网业延续了去年的海外上市热潮,奇虎360、世纪互联、人人网、网秦、世纪佳缘、凤凰新媒体、淘米网、土豆网等中国互联网公司相继赴美上市,如此密集的海外上市潮,背后支撑的是欧美经济萧瑟大背景下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作为新兴市场拥有13亿概念用户的美好想像,奇虎360在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日收报34.00美元,大涨134.45%,市值达39亿美元,一举超过老牌门户搜狐,公司创始人周鸿祎的身价则达到了7.3亿美元。事实上奇虎360公司2009年才实现盈利,2010年该公司净利润也不高(850万美元),但关于中国版本的“Facebook” 的包装显然刺激了投资人的想象力,接下来的网秦、世纪互联也拿着亏损的财务报表上市,而人人、世纪佳缘等公司的赢利数据都并不高,盈利时间也不长,急于兑现财富而表现出的对资本市场的强烈饥渴都使它们提前透支上市,争抢“末班车”,一时有人戏言,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只有两种:要么是上市公司,要么就在上市的路上。

从上半年的上市热,到下半年的冷风吹,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态度的转换比季节更替还快。一部分中国企业或业绩造假或违规操作,被美国监管机构责令退市,老鼠屎的酱缸效应也波及到中国互联网概念股,美国一些并不知名的小型研究机构“浑水”、“香橼”等也抓住“浑水摸鱼”之机,做空中国概念股,斯凯、奇虎360、分众传媒都一度暴跌,下跌效应几乎波及到所有的老牌或新晋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紧接着,迅雷、盛大文学、拉手网、凡客等一批筹划海外上市不得不纷纷推迟计划。这些小型美国研究机构能将做空手法做实,除了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市场的“误读”外,一些中国公司的“体质虚弱”给了可乘之机,可以预见,这股冷风不会马上停歇,老鼠屎的酱缸效应如不能得到有效遏制,打击面还会继续扩大。

3、电子商务虚火正旺 团购网站因袭成风

京东商城15亿美元打造物流体系;当当、京东隔空喊战,阿里巴巴重组支付宝,淘宝一分为三,运营重点从C2C转向B2C;苏宁转战电子商务推“易购”、、、、、、2011年最热闹的战场非电子商务莫属,各家都喜欢用数字摆龙门阵,优惠让利的营销战法一轮接着一轮,并不能掩盖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繁荣下的虚火特征:同质化的竞争,缺乏创新的商业模式、赔本赚吆喝的虚假繁荣,当然还有难堪的财务报表,这其中,因袭成风的团购网站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国内上百家模仿美国Groupon公司的团购网站,全然不顾及中国和美国的市场差别,机械照搬,为了吸引投资光顾兜售概念,客户价值无从谈起。随着 Groupon上市后面临的尴尬局面(根据一家美国投资数据公司SigFig的研究,Groupon上市首日即有2/3的投资者亏损,上市三周后股价即跌破20美元的发行价格),国内这上百家团购网站大多陷入了“断炊”状态。从团购网站的泡沫到电子商务的虚火,说明了中国互联网业界的“运动”特征:创新太少,抄袭的概念又太多,以致于一位行业中人痛批国内电子商务根本就是一场“骗局”,回头上岸是真。

4、移动互联网平台整合 旧爱变新欢江湖易帜

2011年8月15日Google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成为这一年最大的产业并购案(第二大为微软85亿美元对Skype的收购),从而拉开了Google整合从互联网、Andriod软件到手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产业生态系统。事实上,2011年的产业风云被移动互联网占尽风头,智能手机市场战况最为激烈。先是苹果iPhone撕裂了原先死水微澜的移动终端市场,手机业第一大巨头诺基亚于2月11日宣布放弃塞班系统,与微软合作;10月份索尼爱立信接替,索尼全面接收,爱立信重复了IBM 8年前壮士断臂的一幕,转战高端,放弃低端产品市场,一时旧爱新欢,都成江湖传说。随着9月份的微软windows 8亮相,苹果iOS、Android和微软在移动平台上上演的新三国演义,国内市场上,腾讯和天语,百度和戴尔等,都加紧在手机平台上的开发,战事日酣。

关键词:IT总结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