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卖场的冬天已经临近,这不需要用北京中关村的例子说事,毕竟北京的政策性因素比较大。只看我们辽宁一省的情况就大概可以知道。三好街两个新卖场——新诚大和华强,从开业到今天都有两年以上的历史,但是到现在客流量、成交量、空置率都不乐观。而在赛博诚大店将大部分面积租给国美之后,赛博裕宁店的人气虽有所增长,但是其四楼的定位一直没有明确。
周边市场虽然不象沈阳这样档口供过于求,但也不是那么美好。近日,据当地经销商消息,葫芦岛家电大厦调整租金,将二楼、三楼的电脑经营区域的租金上调近一倍。导致该卖场近百家经销商集体迁出,在火车站附近重新租赁档口另立山头,这样的事情在全国IT市场也是非常少见的。重新装修档口、重新招徕顾客、重新聚拢人气,甚至从零开始积累口碑。这一定会对销量造成影响,厂商的销量任务很重,利润已经很薄,销量再受到影响那么生意必然会很困难。如果不是压力已经到了让经销商无法承受的地步,很少会有经销商如此决绝的放弃经营了多年的卖场。这样的事,这也给其他卖场敲响了警钟。当年,经销商们为了同一个目的——赚钱,从城市的各个角落集中到电脑城里经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IT专业市场。而今后,经销商们会不会同样为了这个目的分散开来,终结这个市场?
一、曾经很牛IT市场
多年前一次出差的旅途上,有乘客说起自己家养蚂蚁赚钱的事,说养蚂蚁多么多么的赚钱,又多么多么的轻松,只需要抓几把食、淋点水就可以,来收蚂蚁的也不检查,到时候就给钱云云。当时笔者在震惊于钱如此好赚的同时,也很疑惑,无论从什么道理上讲,世上都不会有这样容易赚钱的道理,利润总是和风险成正比。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大家都知道蚁力神养蚂蚁是个非法集资的大圈套。这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理——钱赚得太容易而且没风险,不太可能。不过在IT行业,曾经有一个比蚁力神还“神”的产业,那就是开IT卖场。
那时候,IT零售业还是一个很有活力的行业。像中关村或是三好街这样的电子一条街,每天都有很多新的公司成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之前在市场里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打工仔出来创业,也有一些刚出校门的创业者,在电脑城租个柜台,无需进货就可以靠从市场里赊货做生意。IT卖场将零散的商户集中到卖场里经营,形成聚合效应。
在这个生态圈里,无论是居于最核心的代理商还是居于边缘的炒货者,都要为IT卖场贡献利润。这样IT卖场的生意当然很好做。或租楼或盖楼,然后栅出一个个档口,坐等租户上门收钱。商户赚钱也好、赔钱也罢,反正有人每个月都会把租金、管理费等奉上,如果卖场在一二线城市,还可以捆绑收取广告资源费等,即使拿不到广告费,卖场的租金也很稳定。虽然来来往往,总有人不堪压力退出,但马上会有新的商家近来,还可以美其名曰充分竞争、优胜劣汰。摊位很抢手,卖场很赚钱。但是,在这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IT卖场并没有致力于改善经营模式、提高管理能力,而是以提升购物环境等很表层的改善为名,通过调整租金,实现租金收入短期最大化。
笔者走访辽宁各地卖场的时候,曾经接触过一些这样的卖场经营者。他们的经营背景不像百脑汇、颐高那样专业,而是以房地产、星级饭店等更大的项目为主业。管理IT卖场的经理在集团中低位不高,流动性也很大。集团老总的心思也没有多少放在IT卖场这一块,只有在每年开始收租的时候,才会将目光放在这块业务上来。但是,尽管IT卖场在这些集团中所占份额很小,但是这一项目却通常被看作是最省心的项目,每年的营收都很稳定,而且不用花太大心思。就好像是当年蚁力神养殖户养的蚂蚁,到时候收钱就可以了。但是这样的日子能够长久吗?
今天省心、省力还赚钱,那么肯定会为未来留隐患,就想蚁力神。多年来,IT产品利润不断的降低,销量虽有增长但是整个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传统商超的加入更给IT卖场里的经营者很大的压力。而人员成本、卖场租金又不断增长,整个行业都在受到挤压,卖场又岂能幸免?特别是这么多年来,IT卖场经营的是变化最快的产品,面对的是发展最迅速的市场,而本身的经营模式却没有本质上的改变,这让这种矛盾显得更加突出。
但是,我们不能指责卖场杀鸡取卵、涸泽而渔,任何一家企业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的目的。在正常的市场经济社会,决定价格的是成本和供求关系。而这么多年来,地产价值在增长,那么租金没有降的道理。虽然离开的经销商越来越多,但是来自厂商的支持让租率还保持在一定水平线上。但是,厂商的支持都与销量相挂钩的,压力要压在经销商头上,就像一根被拉得越来越紧的绳索,早晚会断裂。而卖场内的经销商也同样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都要分摊到每一笔生意的利润中,网购让电子产品价格日趋明朗,于是销售就要依靠一些手段,这样电脑城就渐渐成为坑蒙拐骗的代名词……。如果因为租金太高,租率降低,那还可以通过降价来挽回。但如果IT卖场、电脑城这种业态本身的声誉臭了,又有家电商场、超市、网购乃至社区店等其他销售渠道来替代。那么,IT卖场这个行业的危机也就真正到来。
二、IT卖场的危机
与其他百货商店相比,IT卖场具有鲜明的特点。经营方式更松散,管理更粗放。卖场除了提供清洁、保安、消防等必要的物业服务外,很少提供更多的服务。除了北京和省会城市的一些电脑城及全国连锁店之外,大多数电脑城很少有统一的对外宣传。现在大型商场都能提供的:统一收银、免费刷卡、明码标价等都做不到。虽然表层形象上大都很光鲜,但实质的经营模式上,与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相差有限。
IT卖场初始都是以DIY装机行业为主体建立起来的,渐渐的笔记本整机、办公外设、数码通讯等能够配合电脑使用的配件也都聚集到电脑城来。如果仅仅有 DIY配件装机行业,IT卖场不会惧怕任何竞争。但随着市场的发展,DIY的份额在不断缩减,这也让IT卖场的营收越来越多的依赖笔记本数码等与传统商超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产品上来,在这样的竞争中,IT卖场先天性的不足就显现出来。
曾经熙熙攘攘的电脑城现在看不到什么人
而在专业化程度方面,IT卖场也并无优势。一二级城市的卖场竞争激烈,专业化水平还要好一些,而在三四级市场情况则非常不乐观。这些IT卖场背后有着五花八门的背景:国有企业的子公司、地产集团下的一个小部门、服装商场的某几个楼层……,对卖场的关注程度各不相同,管理决策全靠决策者拍脑袋,而决策者又往往不了解市场的现状。无怪乎在一些城市,原价500块钱的数码产品家电卖场售价要比IT卖场贵200多元,但多数消费者仍会选择大商场。
其实,IT卖场现在的优势也还在价格上,如果不考虑是否会被忽悠欺骗和国美苏宁的包销型号,IT卖场的商品即使是开发票的价格,往往也要比家电商场便宜一些。价格比不上网购,但一些产品能看到实物这一点又是网购所不能比拟的,这就形成了IT卖场现在生存的空间。但是,我们看到,这个空间在不断的收缩。
我们不能指责卖场收租,上边已经说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存在的意义所在;同理,我们也不能指责经销商东西卖的贵,只要不涉嫌欺骗,追求利润也同样是经销商存在的意义所在;我们甚至不能去指责网购冲击了价格体系,因为新的商业模式能够降低人员成本、流通成本,是生产力进步的象征。就如同超市对百货商店的冲击一样,无可指责。
上个月,一位卖场老总与笔者谈起卖场内商家的进进出出的时候用了“优胜劣汰、物竞天择”这个词,我觉得很有道理,市场经济就是这样。同样是这个道理,换到IT卖场这种行业上也是如此。
整个IT产品销售行业都在被挤压,利润降低,产品普及率高,用户换代升级需求日趋平稳甚至萎缩。这个行业需要新的模式来适应新的形势。五年前,笔者刚到三好街的时候,在某品牌沈阳办事处,听到工作人员接到灯塔经销商来电话要进货做代理。工作人员把辽阳总代的电话读给他,办事处不能抢底下总代的生意。现在则不是这样,沈阳直接伸手到下面四六级市场,乃至八面城、清源这样的小县城也是沈阳总代直接发货。换句话说就是渠道扁平化,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和企业会被挤出去,而一些卖场会不会也成为这中间的一个环节?IT卖场或是寻找新的增长点转型经营;或者是改变模式,找到自己在渠道链条中新的定位;或者随波逐流,租金收到一笔是一笔,能多收一块钱就不少收一块钱……“生存还是毁灭?”IT卖场面临着汉姆雷特式的终极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