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份,我曾经写过一篇专栏文章《华为的互联网探索》,到现在又过去了8个多月了,华为在互联网领域的进展如何呢?
还拿那篇文章中所提到的“数据银行”(Dbank)为例,12月8日,这个已经被很多网友熟知的云存储产品正式更名为“华为网盘”,名正言顺地用上了“华为”的名号。4月份的时候,Dbank的用户数还只有400万左右,如今已经增长到了2000万,在国内网盘市场上仅次于115,排名第二。作为一名普通的互联网用户,我也试用过Dbank和115,感觉这两家确实做得不错,上传和下载文件速度快,而且很稳定。
网盘这个产品属于入手容易,但是越做越难的产品。只需要买点网络带宽和存储空间,任何公司甚至个人都可以做这个产品。但是,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作支撑,网盘的传输速度、稳定程度就会急剧下降,最终导致用户的流失。由于有着20多年做运营商设备的技术积累,华为通过自己建设网络和存储空间,保证了用户增长的同时使用体验不下降,这也是华为网盘能够发展起来的基础保障。
当然,互联网产品要成功,“能用”是基础,“好用”是关键。为了这个“好用”,华为人也是绞尽了脑汁。针对很多用户希望与别人分享资料的需求,华为推出了“外链”服务——其他用户可以通过点击链接下载资料。考虑到很多接收者并没有注册华为网盘,华为网盘设置了一个“加密外链”的功能,华为网盘的注册用户只需要将密码通过短信等方式发给特定接收者,接收者不需要注册而是通过输入密码就能够下载网盘文件,非常的方便。这个功能受到了很多用户的欢迎。
做过互联网的朋友都知道,在这个行业,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好的推广渠道也是不行的。今年以来,华为网盘也是遍交朋友,与新浪微博和各大软件下载网站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渠道多了,产品口碑还不错,用户数自然也就放量。
由于网盘这种云存储产品涉及到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问题,用户对于大品牌的信赖度会高很多,这也是Dbank之所以更名为“华为网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显然,借助华为这个金字招牌,用户的信任度会大大增强。
网盘项目的阶段性成功,也会坚定华为在互联网运营领域继续投入的决心。可以预见的是,虽然目前华为的一些互联网运营项目如华为网盘、天天浏览器等仍然放在华为软件产品线下面,将来迟早还是会独立出来的,因为互联网运营和软件产品的差别其实还是挺大的,逻辑思路都不一样。
我跟一些做互联网的华为人有过交流,这些朋友很多原来也是做电信运营商的,谈起这几年自己的转变也是感触颇深。他们觉得,电信运营和互联网运营有很多的不同点:
1. 电信市场是贵族俱乐部,只有几家有限的玩家,势力范围已经基本划定。互联网市场则是西部蛮荒之地,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进来跑马圈地,没有明显的围墙,当然最后谁真正能够占到地盘,还是要靠实力。
2. 电信市场是大客户市场,要满足一家用户各种各样的需求,为了某个大客户,它提出的大部分需求华为都必须满足。互联网市场则是消费者市场,你面对的用户数量太大,你必须舍得放弃,只需要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一位做互联网的华为人由衷地感慨,刚开始做互联网的时候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做了一段时间之后主意多得不得了,到现在才做到了对小众需求say no。例如,当一些竞争对手推出将基础存储空间升级到15G的时候,华为却仍然坚持5G不变,因为它发现实际上 99%的用户都用不完5G的存储空间。
3. 电信市场是稳定的,基本可预测的。由于电信行业的技术变化不是那么快,客户数量也不多,华为的各条营销和产品线都已经习惯于将计划做到了5年后。而到了互联网市场,别说预测5年,就连2年后会发生什么都很难预测,基本上只能坚持随机应变。不过,让这些做互联网的华为人感到为难的是,他们的领导仍然要求他们提交5年的发展计划。
由此可见,即使是对于华为这种有着强大技术能力的公司来说,做互联网运营同样是个巨大的挑战;这里的关键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观念和运营模式的转变。
我建议华为如果希望将互联网运营作为新的战略增长点,就应该尽快将互联网运营业务完全独立出去,多招一些电信行业之外的“互联网疯子”来掌管具体的项目。只有这样,相对弱小的互联网业务才不会淹没在华为那300多亿美元的硬件和软件业务当中,从而获得足够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几年内华为的互联网业务会做成什么样子?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