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蘑菇街火了。
这家以“时尚”和“导购”为主题的女性社区,不是火在目标用户“菇凉”(“姑娘”的谐音)中,而是火在互联网同行的艳羡中—创业刚两年,但从2011年10月起给全体员工加发了6次现金奖励,全年至少发放20个月的薪水。再算上平均相当于5个月薪水的年终奖,一个普通员工全年可以拿到25个月以上的工资。
“我们2011年初的目标已经10倍完成,7月份时重新调整目标,又设了6个指标,每一个指标都对应一个月或两个月的薪水奖励。”蘑菇街首席执行官陈琪介绍,一个指标达到后稳定一周即被视为完成,奖励翌日发放。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激励方法,员工很有奔头,因为数字就在那儿放着,我们也没有食言。”首席营销官李研珠说,看着工资开销成倍上涨,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10月起,就有指标开始完成,到12月初,6个指标全部完成。
蘑菇街的创始团队出身于淘宝,他们借鉴淘宝的职级体系设计了一套员工薪酬评定标准,把所有人都按照能力和贡献划定级别,最高级的“5+”和“6+”员工约占团队的10%,在20个月薪水之外,这些人还可获得6—8个月的年终奖。
以一个优秀的渠道推广经理为例,2011年月收入在15000元左右,全年收入(以28个月计)合计40多万元。
业内人啧啧赞叹蘑菇街手笔之大,陈琪却泼上一盘冷水,“大家也不用羡慕,我们的早期员工都是很艰苦的。2010年拿了一整年的半薪甚至1/3薪”。李研珠描述的情形是,2010年公司初创伊始资金不丰,薪水低得在杭州的IT圈里屈指可数。许多淘宝的兄弟前来投奔都是降薪加盟,薪水“一刀砍在腰上”,而自己更是“一刀砍在膝盖上”——在原单位淘宝时,他月入3万余元,转投蘑菇街的第一年月薪只有4位数。
陈琪自己更是卖房创业,将一套杭州城西的房子作价100多万。更让他家人肉疼的,是他离开淘宝时所放弃的一笔价值千万的期权。
一年后苦尽甘来,现在的蘑菇街拥有300万注册会员,每天有超过120万用户访问,吸引了5000万次点击,每天给淘宝带去400万以上的销售额。其中九成来自女装和鞋帽类目,并获得来自淘宝的分成100万元。
贝塔斯曼、启明投资等风险投资公司,为蘑菇街提供了2000万的A、B轮融资。李研珠回忆,投资人怕公司招不来牛人,经常督促创始团队,“你们该给员工涨薪了”。现在,蘑菇街的整体薪水已经拉升至略低于淘宝的水平,少数员工犹有过之。
“现在公司进展顺利,融资到位,收入猛涨。这样的激励才成为可能。至少在我的观念里,团队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是公司发展的唯一动力和依靠,因此尽可能地回报团队是必须的”。陈琪说。
而李研珠的主张则诠释了创业者的“马太效应”:“我们一定要把握住一点:不要让员工觉得这是一个安逸的地方,绝对不搞大锅饭,好员工得到更多,不努力的员工只能拿几百块过节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