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周刊:宝宝树有答案

2012-02-05 18:36:44来源:第一财经周刊作者:

从宝宝日记、育儿知识到早教产品,母婴网站宝宝树试图向年轻的妈妈们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在几乎没有做过广告,仅靠口碑效应推广的情况下,2010年第一季度宝宝树用户数量出现爆发点,同年开始盈利。2011年宝宝树总营收的增长率超过300%。

但这并不是王怀南的全部目标,除了社区和知识问答,他还想向年轻的妈妈们提供更加深入的产品。

2008年1月,宝宝树上线尚不足一年时间,王怀南在离办公室不远的地方租下一套600平米的场地,开办了宝宝树线下早教中心。

因为宝宝树的社区效应,早教中心的生意不错,一年一万多元的学费也有不少家长埋单,并为宝宝树提供了很好的现金流。但8个月之后,王怀南关闭了这个早教中心,“这在商业逻辑上是件错误的事情。”

王怀南意识到早教中心即使达到规模化效应,能够影响到的幼儿也不过几万之多,况且他和团队并不具备线下和连锁的经验。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重资产的线下中心压力过大,也不能真正解决用户问题。

之后的一年多王怀南一直在寻找切入点。他发现国内最好的早教产品是来自日本最大的教育集团Benesse Corporation,名为“巧虎乐智小天地”的早教包,并拥有60万付费订户,但没有太好的国产早教产品,他决定介入这个市场。

2009年,王怀南开始组建早教产品团队,研发可以投入生产的早教包。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在大部分人眼中通行的逻辑也并不一定永远正确。

一开始,王怀南招了一批师范和幼教专业的人开发早教包,但半年之后他意识到自己犯了错,“国内的其他模仿者也没有成功,因为他们的假设发生了错误。”

在王怀南看来,对于孩子来说,一款产品的教育意味并不能列在首位,最重要的是先让孩子们喜欢这些东西。

这就需要很强的编辑能力,而能让教育产品变得有趣的人才并不在幼教和师范,后者往往具有更浓厚的教育思维。王怀南从动漫、影视、戏剧和设计领域招来了新的开发人员,并让他们成为产品主导,而有教育经验的员工则配合他们进行编辑工作。

在这个思路中,王怀南意识到团队人员比例的重要性。他开始调整“米卡”的团队配置,除了编辑团队的调整,他还关注到妈妈和非妈妈的员工比例,因为85后和90后对于新媒体有更加良好的先天认知。

与并非技术出身,所以选择了产品导向一样,王怀南把这个发现归结于自己没有做过教育,所以“跳出来看更容易”。在他看来创业过程中出错无可避免,但尽量早出错,并及时调整方向成为顺利发展的关键。为了观察产品,王怀南时常让自己跳脱出开发者的角色,这种及时修正的思考方式来自他创业之初就确立下的原则“喜欢,有感觉”。

经过两年的研发,2010年9月,“米卡”作为宝宝树的第一款早教产品正式上市。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将“米卡”理解为一套多媒体付费杂志。用户按年订阅,宝宝树会按月将这个多媒体早教包送到用户家里。“米卡”早教包包含了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大部分所需工具,包括实体玩具、故事绘本、家长手册、给孩子观看的DVD以及互动游戏。

王怀南认为“米卡”的推出是宝宝树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他对“米卡”的期望除了在2012年成为仅次于“巧虎”的早教产品之外,这个产品还将为公司贡献40%的营收,从而改变广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收入结构。

这也是他向电子商务领域做出的尝试。宝宝树满足了父母的交流和知识需求,下一步要迎合这个群体庞大的消费愿望。一旦“米卡”系列成为成熟的产品,王怀南会通过审核准入制度使米卡网站成为母婴产品的开放购物平台。王怀南相信,除了订阅1000多元的早教包,父母肯定愿意顺便在网站上买些其他东西。

米卡的销售刚刚开始,为了整体品牌认知度的宣传,在新的计划中,王怀南终于打算为自己做广告了。

“宝洁在2012财年的营销计划中将30%的费用也投放给了互联网,而在上一年,这个比例仅仅是7%”,在王怀南看来,今年宝宝树的广告营收还会高速成长。这也让他有更多的预算去推动米卡的销售。

关键词:宝宝树母婴sns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