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早期从业者,我看着它由草根创业开始发展起来,在经历了最初的游击战以后,淘宝的店主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但随着大量企业级商家的涌入,再经过双十一、双十二、全民疯抢等一系列大型平台活动的歼灭战洗礼,新一轮的牌发到手上就难免几家欢喜几家愁了。
从表面上来看,电子商务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电子商务企业化和企业电子商务化正从两个方向迅速地向规模化挺进,市场已然进入了资本和资源的竞争。但随着市场规模的壮大,大量企业级用户入驻平台,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电商人才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暗流涌动,一场人才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
一般来说,当市场上供需不能平衡时,就会有穷则思变的解决方法出现,以解燃眉之急,于是,各式各样的服务商应运而生,至此,中国的电子商务进入了一个雇佣军时代。
雇佣军顾名思义,就是把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当做职业来干的一群人,因此,服务商团队跟企业子弟兵比较,战斗力和拼命精神的差别可想而知,但好在中国的电子商务服务商非常open,产业链也非常人性化,既可以跟任何企业成为竞争对手,也可以和任何企业成为合作伙伴。
服务商有提供全流程服务的,也有提供专项服务的,企业可以按需点将,丰俭随意。就把服务商提供的服务都看成一味一味的中药吧,企业可以根据病因和自身体质,选配出不同的单方,就怕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病,也不知道自己病在哪里,无从下药,自然也就无法康复。
上个月参加了一个天猫商家平台的小型研讨会,头脑风暴了一下服务商的优势如何跟品牌商的需求进行对接,发现服务商能提供的服务真是多姿多彩,除了品牌、供应链和品控,基本能涵盖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部流程。视觉外包、代运营、直通车TP、网仓等服务,都是为企业雪中送炭而生的,除此以外,还有专业卖装备的IT服务商、新媒体营销、数据分析服务、政策解读、融资咨询等锦上添花的外援团队。
信奉“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企业可以高薪聘请一个雇佣兵(高管空降兵),笃信“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企业也可以邀请一个雇佣军团,全流程也好,专项服务也罢,无论是助力一次战斗还是帮打一场战役,选择余地都挺大,自由空间也足够。
当然,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外援,但需要外援的企业一定不在少数,这就给服务商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就算是有子弟兵的企业,也未必不需要像我们这种“私人教练+家庭医生+贴身保镖”式的顾问服务,也未必没有请培训机构做企业内训的需求。
现在不像草根创业时代,个人卖家都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船小好调头,当然,打不死还可以被招安,这也是草根卖家的另一种活法。但是对企业来说,特别是有品牌的企业,打得赢要打,打不赢得请高人帮忙打。道理很简单,如果不想死得很难看就得这么干,曲线救国未必会损血战到底的气势。
不过,话又说回来,也不是谁想做服务商都能做的,这是一个凭本事吃饭的领域,没有这个DNA就别揽这个技术活儿。不管提供哪一类服务,企业最终都是会以结果来考评的,现在评估结果的维度有那么多,何况还有数据分析在帮忙。
在我看来,电子商务服务商将“产业化”这个概念更加具象和深化了,我们提倡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千万别因为竞争对手的供应链或者资金规模玩不过自己而窃喜,也许有一天突然有一个强劲的对手磅礴而来,而后面的操盘手可能就是你曾经的手下败将。上一轮,大家玩的是后端和支撑,这一轮,拼的可能是团队、经验和执行,鹿死谁手,一天不盖棺,一天不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