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大概是我们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提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可数字化到底在哪里?它并不作为一个实体占据空间,通过生活中的一个个变化,我们或可窥探一些究竟:
- 2012年初,一度拥有世界胶卷市场2/3份额的伊士曼·柯达公司向法院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一个胶片相机时代的标志、纵跨百年的商业巨人轰然倒下。
- 在音乐行业,“唱片已死”多年,美国市场研究公司Nielsen和Billbord杂志数字显示,2011年美国的数字音乐销量占美国音乐市场的50.3%,首次超过了实体音乐。
- 最近,大英百科全书公司正式宣布将停止出版纸质的《大英百科全书》,这部拥有244年历史,全套书重达58.5公斤的百科全书未来将只提供电子版。
- Google艺术计划(Art Project)已经把超过3万件艺术作品电子化,供读者免费浏览,而且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151家艺术博物馆签署了新的合作关系。未来,只需轻点鼠标,广大的艺术爱好者不仅能够查看各种绘画作品,还可以欣赏雕塑、街头艺术,以及各类照片等。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逛遍世界著名博物馆。
- 本周,牛津大学和梵蒂冈共同宣布了一项合作计划:预计用4年时间,投入200万英镑资金,将150万页珍本古籍电子化,其中有希腊和希伯来手稿,包括荷马、柏拉图和希波克拉底等人的著作。电子化的文本将可以通过网络免费访问。
证据已经足够充分了。全面的数字化已不再是预言和口号,它正在我们身边真实发生,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全速推进。从胶卷、CD唱片、纸张到数字存储设备,信息的介质改变了,人类对快捷和便利的追求仿佛永无止境,只要某种方式能够更方便地获取、传递信息,立刻会受到人们热情的欢迎,即便与传统方式相比稍有缺陷也完全无碍。
比如当前的电子阅读设备相比纸质书的观感并不是太理想。普通屏幕的背光不适合长时间阅读,Eink设备的屏幕翻页时又黑来黑去,刷新速度也不理想。大部分设备缺少方便的批注功能,让喜欢在书上留注释做笔记的读者手痒难耐。但这些并不妨碍电子阅读方式的迅速普及。
可是,尽管世界范围内的数字化大潮无法阻挡,我国的数字化,特别是数字出版领域却一反常态,显得异常艰难。尽管中国电子书产业风风火火,在统计数字上增长迅猛,但“雷声大雨点小”,市场并不赚钱,内容也并不丰富。
一般的看法总是把原因归咎于盗版电子书猖獗,这就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死结:出版商不赚钱,总是担心盗版,不愿意把优质资源拿到电子出版平台去;读者也不满意,因为在电子平台读不到优质的内容,就完全没有购买电子书的动力。没有内容,数字化就成了一个空壳。
中国人对待付费内容的态度并不是一毛不拔,起点中文网是一个比较好的范例。也许大多数用户仍然习惯于免费的互联网,习惯于免费的电子内容,但已经有相当一部分读者愿意为电子书掏腰包。出版商应当停止把工作重心放在阻止盗版上,因为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此举徒劳无功,甚至适得其反。法国出台严厉法案打击盗版,在去年成功减少了一半的互联网盗版率。盗版率虽然下降了,正版收入也下降了。“法国的音乐行业总收入在2011年下降了3.9%,电影业下降了2.7%。”作何解释?有人认为这反映了盗版在实质上促进了正版的销售。
这个现象看似完全与人们以往的常识相悖,其实很好理解。盗版用户从来都不是出版行业的目标人群,选择为内容付费的人群才是。出版商应当把“针对愿意付费的人群推出内容”这件事情作为工作的重心,而不是每天都担忧盗版而不愿推出优质的电子资源。有了符合用户需求的优质内容,有付费习惯的用户自然会掏钱购买。
盗版是市场需求最灵敏的风向标,盗版越多,越是证明出版商的慧眼,说明市场需求旺盛。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选择高品质的正版,因为真正有品质的内容才会被人们欣赏、收藏。这需要数字出版商跟紧时代,推出真正有价值、有品质的内容,才能赢得市场,而不是抵触、质疑。不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本质都没有改变,从来都是“内容为王”,选择消极抵抗无济于事,成为“柯达”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