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秘密:私密社交的反思

2012-05-09 14:43:47来源:tech2ipo作者:

Instagram、Foursquare、LinkedIn、Facebook,它们在今天为什么会大获成功?因为它们把人们在现实中的关系通过网络上的分享和交流联系在一起,于是,现实之外,网络之上,人们同样可以有自己的真实生活。

Instagram、Foursquare、LinkedIn、Facebook,它们在今天为什么会大获成功?因为它们把人们在现实中的关系通过网络上的分享和交流联系在一起,于是,现实之外,网络之上,人们同样可以有自己的真实生活。

如今,在传统社交网络逐渐坐大之时,新兴的社交网络开始崛起,相比老大哥们大而公开的模式,他们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追求“小”,讲究“私密”。或许它们如今还谈不上多么成功,但从不断增长的用户和市场对它们的评估来看,它们发展得却非常健康。

Path是如今这块市场上当仁不让的龙头,如今它的用户已经超过300万,而其中有超过六分之一每天至少会上两次Path。刚过去的4月,它获得3000万美元的投资,其市场价值现在估计超过2亿。或许这样的数据还不算特别耀眼,可是,这对非游戏类的应用来说,对一款限制交友人数的应用来说,真得可以算是前所未有的大成功了。Pair——简单来说,就是Path的情侣版——三月底才刚刚上线,现在拥有超过22万的下载量,在前几天也获得420万美元的种子融资。

新的智能手机的发展将会推动这样更重视隐私的社交服务的发展,更好的摄像头能让你的相片和视频质量更高,更便利准确的地理位置服务能让你的朋友知道你每天都在哪里干了什么。而私密社交服务不单单受用户欢迎,各位互联网大佬也按捺不住,Google意识到它们的价值,于是在Google +推出之后收购了Fridge,Facebook意识到它们蕴藏的潜力,于是,变相收购了私密文件分享服务Drop.io。

阳光下的秘密:私密社交的反思

把视线转回国内,当初对Path多有借鉴的微信如今已经获得超过1亿的用户,正逐渐成为腾讯公司的主力产品,但如果我们把微信和Path做一番比较的话,就会发现两者在理念上有鸿沟般的差别。

与立足“小”而“私密”的社交关系的Path不同,基于QQ产品生态圈的微信,一味追求大而全的关系链,这样固然能在最初获得爆发式的发展。但是,在混乱而冗杂的关系平台上,用户没有相对稳固的关系维系,私密遭到破坏和忽视,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会导致用户活跃度降低,而现在已经暴露出的整个QQ平台产品同质化和无序化的竞争局面到时候更会加剧这一现象的出现和发展。

但是,如果坚持“小”和“私密”的话,私密社交的未来发展同样面临问题。

不必提Facebook的9亿用户,也不必说Instagram的5000万用户,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私密社交服务的用户规模都显得狭小,没有一定的用户基数,就不会有清晰而稳定的盈利模式,但私密社交的出发点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拥有大规模的用户,这就是它们自身无可避免的悖论。现在的Path依靠图片滤镜获得部分收入,其大部分服务还是免费的,希望未来某个时候用户可以为他们所分享的东西付费,但还需要多久才能培育出这样忠诚的用户和稳固的平台,在此之前,Path能否支撑并一路战胜各种竞争对手,以及在收费服务推出后用户会做何反响,我们对这些问题目前尚不得而知。更关键的是,处在今天这个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互联网时代,Path能否以及如何保持自己对用户的长期吸引力?

私密社交如今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而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它还需要去向用户和投资人证明自己能做得更好,证明在大开大阖的社会化大众社交之外,小众的私密的社交的确是人们所需并欢迎的。

这或许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我们愿意也乐于看到它们那时的成功。

关键词:社交path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