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note的定位是作为人的“外部大脑”

2012-06-24 09:06:59来源:商业价值作者:

Evernote颠覆性地进行了个人历史信息组织的探索实践,满足了人们长期被忽视却极为重要的需求。但它超越“笔记”定位的探索之路同样充满风险。

Evernote颠覆性地进行了个人历史信息组织的探索实践,满足了人们长期被忽视却极为重要的需求。但它超越“笔记”定位的探索之路同样充满风险。

显然,在Instagram被Facebook收购之后,Evernote已经成为移动互联世界最炙手可热的工具类应用。

2012年4月份,业界传出Evernote继续融资的消息。中国宽带产业基金和Meritech Capital成为Evernote最新一轮融资的领投者。同时, CEO Phil Libin在北京举办的2012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之上,宣布Evernote以“印象笔记”的名称正式进入中国,并将在中国建立全球第二个数据中心。

背负近1.5亿美元融资的创业团队,意图抢滩中国市场的工具应用,在长时间内产品定位和商业模式都不被看好的黑马公司,正在吞入全球用户海量个人信息的巨大“云团”——这4种身份使得Evernote在2012年一跃成为了最为引人注目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

抛开商业远景回到产品本身,Evernote这款笔记(或者称备忘录,以下均称笔记)应用的成功,昭示了在当下看似沸腾的科技时代中,一种人们心中显著存在却被长期忽视的需求——在信息过载时代,如何进行个人信息的组织?在这个意义上说,Evernote的探索,无疑在实践层面上厘清了IT与人的一些复杂关联,这种探索无疑是颠覆性的。在这个命题之上,显然还有继续探索下去的广阔空间。

令人兴奋的看点还不仅如此。如日中天的Evernote和踌躇满志的Phil Libin,正在迎来不可避免的产品自我矛盾期。如何处理应用功能膨胀所带来的产品体验嬗变和平台化所带来的开发者关系悖论,将决定Evernote能够前行多远。

信息获取与组织

正如Phil Libin所描述的那样,Evernote的产品定位是作为人的“外部大脑”,来帮助人们进行记忆(历史信息)的组织与管理。而Evernote的成功,也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目标。

实际上,如何更好地记录笔记以进行历史信息的组织和时间管理,一直是管理学界热衷探讨的话题。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个人的管理》一书中,已经预言了人类社会信息时代的到来,并且鲜明地认为:“富有效率的时间管理经历了这三个阶段: 对时间的去处进行记录,对时间进行管理以及对时间进行整合。而为了查明这些浪费时间的事情,我们应该记录所有活动,并自觉地进行这些历史信息的组织。”

而信息时代到来之后,如何记录笔记以进行更好地对个人历史信息的组织与管理,被上升到了理论高度,产生了PKM(个人知识管理)与GTD(工作流程)的两个分支概念。围绕着这两个概念,有一系列的达人出书立著,诸如David Allen的畅销书《Getting Things Done》(国内的中文翻译本《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以及在日本热卖的《A6全能笔记本》,《记事本圆梦计划》,在台湾热卖的《笔记女王的手帐活用术》等。

虽然这种讨论与探索在中国大陆没有掀起潮流,但相关电子工具的涌现,使得全球的极客们都有机会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借助“外脑”来进行记忆组织与管理。

10多年以来,此类工具中相继出现Google Notebook、Onenote、Treedbnote、Edit plus Svn、Mybase以及Opera浏览器自带笔记应用插件等。

智能手机的出现,宣布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个人随时随地产生的历史信息记录与组织需求再次被大幅提升。然而,似乎以上承载于PC之上的各款笔记类应用,都没能顺利地在移动终端上生根落户。而iOS系统自带的笔记本(即备忘录)应用,则更像是一个加上简单云服务的.txt 文件。

Phil Libin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产品空档,把原先定位于文字识别的Evernote打造成了这种刚需的挑战者。它在硅谷巨头们悉数扎堆于社会化应用和娱乐应用(创新教父谷歌则干脆关闭了GoogleNote项目)的时候,锐利而迅速地切入用户的这一普遍需求,之后由点到面逐渐展开功能,达到规模后开放API进行平台化运作。

Evernote公司在成立之初,本来是依靠自己从图片中提取文本的技术来提供图片搜索服务。这个团队之前曾经为苹果的Newton个人信息助理开发过关键的软件,也曾将自己的手写输入技术出售给微软,后被整合进了Pocket PC之中。2006年,正打算以笔记应用第三次创业的Phil Libin看中了Evernote团队,后者被说服整合到新的公司中去。

和Phil Libin同为前苏联移民的Evernote创始人Stepan Pachikov如此描述Phil Libin为Evernote所做的新定位:“Phil是一个有执著梦想去改变10亿人记忆习惯的人,并且他总能找到现实中可以实现功能的途径。”

2008年2月,Phil Libin设想的革命性记忆工具开始在硅谷行业内部人士之中试用,6月份正式上线。其开始的功能包括以各种形式获取多媒体信息,简单的关联检索,对智能手机友好,能带来使用乐趣。其中,Evernote最吸引用户的功能有三点:收录富媒体(网页、图片与声音)笔记,几乎涵盖所有PC系统(客户端与网页版)与移动终端,方便快捷云同步。更重要的是,它的绝大部分服务都是免费的。

很显然,当人们在信息过载时代之中顾此失彼的时候,有上述功能的Evernote这款免费应用的横空出世,在最底层的需求层面,重新构建了IT与人的关系。

Capture(信息获取)与Organize(信息组织)是Evernote官方定义的基本产品功能。而在这两个基本功能中,除了官方所提供标准的格式、平台兼容,笔记搜索,以及云端同步功能之外,围绕着形态复杂的个人信息库,还有大量的创新空间存在。

比如,Evernote Trunk(百宝箱)里面,有第三方开发者提供的录音转换文本功能,根据颜色词语搜索图片功能,标注地理位置功能等等,它甚至可以导入Onenote笔记!总之,只要是个人历史中存在过的信息,Evernote都有可能将其获取并进行组织。

在很长时间内,硅谷的投资者和媒体都将注意力集中于社交应用与娱乐应用之上。虽然Evernote在2006年便拿到过9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Techcrunch也在2008年2月对其进行了第一次报道,但业界普遍不看好这种采取以免费为主模式的笔记应用的前景。

的确,在众多App Store明星工具应用尚未能找到盈利模式的时刻,一款笔记的商业价值,会让绝大多数人怀疑。

事实上,在Evernote于2008年上线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面,其付费用户增长确实十分缓慢,是一位来自瑞典的Evernote粉丝给予Phil Libin 50万美元帮助其渡过难关。然而,2010年中,在Evernote上线两年后的时刻,其用户开始飞涨。硅谷媒体开始另眼相看这款商业模式平庸甚至过于理想化的笔记应用,FastCompany则将其称为“稀有的例外”。

这是因为,Evernote所提供的信息获取与组织服务,虽然出色地满足了人们最基础的那部分需求,但它对于用户的价值要远比其他应用价值显现的速度慢。简而言之,个人历史信息记录与组织,是尚未被教育过的市场处女地。

Evernote的官方统计数据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一点。数据显示,在用户注册Evernote后的第一个月内,只有0.5%的人选择付费服务,6个月后这个数字变成1%,2年之后付费比例升至5.5%。此外,42%的用户注册又弃用Evernote之后会选择回来继续使用。而在已经持续使用4年的用户中,有25%已经成为付费用户——很明显,正如Phil Libin在一开始所预料的那样,随着在Evernote上存储的笔记越来越多,用户逐渐离不开此项服务,其付费的需求也在增长。2011年初,Evernote开始盈利。

“我不需要从用户那里一次性赚很多钱,我希望在他们一生中持续付费。这就是Evernote的盈利模式。” Phil Libin对《商业价值》说:“对于我们来说,最简单获得100万付费用户的途径,就是先获得10亿免费用户!”

专业化与平台化

如今,其已经坐拥全球3000万用户,预计明年达到1亿。而根据Phil Libin的说法,Evernote 1%的付费用户便可以实现公司盈利。这也就意味着,Evernote已经不存在盈利方面的压力。

在推出Evernote以来,Phil Libin描述该产品最常用的两个短语是“外部大脑”和“个人生产力工具”。显然,在前者旨在帮助人们组织记忆的方向上,Evernote已经做得十分出色。

然而,在“个人生产力工具”层面,Evernote仅能称为刚刚开始探索。

“现在距离上一个生产力工具革命——微软的 Office 诞生已经过去 25 年,我们希望再次掀起这个领域革命。” Phil Libin对本刊说。

目前,包括打印机和扫描仪在内的很多终端,已经开始内置Evernote服务,这当然可以看做是“生产力”范畴的成就,但Evernote距离微软办公软件的差距,仍颇为巨大。“生产力工具”的概念,显然意味着Evernote要走上商业办公专业化的道路。

抛开Office,我们可以先拿和Evernote功能最接近的Onenote与其进行对比。实际上,Evernote之所以成功,就是它选择了一种居于iOS自带的功能寒酸的备忘录,与功能繁多界面华丽的Onenote之间的位置,加上跨全平台这个“撒手锏”,才成就了今天的成就。
虽然Onenote费用不菲,并且往往需要搭配一个Dropbox同步使用,但其充沛的功能调用、华丽的界面、全方位富文本支持,良好的协作办公体验都是Evernote需要弥补的功能。而诸如四象限事务管理,思维导图,数学函数与表格,定时提醒……这些都是Evernote在GTD方面的短板。

虽然Phil Libin自称自己从未用过Onenote,但Evernote笔记编辑器正在囊括越来越多的相关功能已经是事实,它正在做加法以试图实现向专业化靠拢。然而,随着Evernote客户端越做越重,如何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进行取舍,是对Evernote产品团队的严肃考验。

在专业化之外,Evernote的平台化进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目前,其Evernote Trunk中已经拥有数千款应用,Evernote于2011年还召开了自己的第一届开发者大会。此外,Evernote推出的Peek、Food、Hello、Clearly等扩展应用,都是旨在扩大Evernote的平台势力。

然而,正如苹果公司所面临的矛盾局面一样,平台方日后势必会和第三方开发者产生开放与封闭的拉锯战。对此, Phil Libin在接受《商业价值》采访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途径,他仅是强调了“透明与分享”的思路。

实际上,专业化与平台化,是Phil Libin实现自己“全球10亿用户”梦想的两只翅膀。然而,借助这对翅膀扶摇直上的同时,Evernote都必须在两方各自产生的产品悖论中寻得最佳平衡点,以免减弱业已形成的颠覆性优势。

显然,目标成为一家伟大公司的Evernote不可能将自己局限于“可以分档并同步的笔记应用”这么简单的角色。但它自身功能膨胀的过程也充满着风险。

Phil Libin把Evernote开展中国业务看的十分重要。目前,Evernote在中国共有大约 110 万用户,其预期在年底将达到 300万以上。在Phil Libin看来,中国用户数量超越日本只是时间问题。目前,日本用户占Evernote用户总数的20%,仅低于美国的35%。不过,日本用户的活跃程度是美国用户的2倍。Evernote在东京已经成为一种“宗教”。书店往往有Evernote的专区,日本目前已有23本书介绍Evernote的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印象笔记在中国将采用独立的数据中心,这是Evernote在美国之外的第一个数据中心。这显然也是Phil Libin充分考虑到保持用户体验后的决定。甫一进入中国,Evernote便与腾讯和UC浏览器达成合作,其本土化的进程不可谓不快。

目前,对Evernote最为有利的是,它尚没有遇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微软、谷歌等巨头似乎无暇顾及笔记应用,而如盛大推出的麦库、网易推出的有道笔记以及Wiz等较为优秀的产品,短时间内尚无法实现如Evernote般的全平台覆盖。

“我们欢迎竞争对手提出挑战。但目前来看,它不可能比我们快,它也不可能比我们便宜——因为我们基本上免费。” Phil Libin对本刊说:“我们相信自己在信息组织上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Evernote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