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爱范儿受邀参加由分众传媒、聚划算、支付宝三方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分众传媒 CEO 江南春、支付宝副总裁樊治铭、聚划算资深总监程炜文都出席了本次发布会,共同宣布了三方合作。合作的具体内容简单来说,就是用户以后可以使用支付宝的手机客户端,在 7 个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的 3 万块分众显示屏上,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参与聚划算提供的精选团购。
分众传媒 CEO 江南春表示:
传统模式下,从广告展示到商店真正消费,往往经过多次跳转,而通过这个方案,我们让消费者在看广告产生冲动的同时,可以直接形成销售和支付。
发布会上反复提到了 O2O 模式。支付宝、聚划算、分众传媒试图通过这样的商业合作,打通线上和线下的消费。聚划算提供网络商品,分众提供线下渠道,支付宝提供移动支付的技术支持(二维码+快捷移动支付)。
作为各自领域中的领跑者,本次“强强联手”的试水能收到多大成效还有待检验。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移动支付领域的一次新尝试。
移动支付在近年来都被看作新兴的热门领域,各路分析师都在不厌其烦地给出自己的市场前景预测。Gartner 的一份报告指出 2012 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将达 1715 亿美元,Gartner 的调查主管 Sandy Shen 认为 2016 年底移动支付交易金额将达到 6170 亿元,另外一个调研机构 Yankee Group 更是大胆预测 2015 年全球移动交易金额将突破 1 万亿元。看着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总是让人有“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概念,但是感觉好厉害的样子“之类的想法。那么在中国,移动支付会迎来它的春天吗?
先来看中国市场存在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银联模式
中国银联手机支付方案通过专用的智能 SD 卡以及银联手机支付客户端来完成。智能 SD 卡集成了大容量数据存储以及符合国际 ISO 规范的 IC 芯片安全功能,银联手机支付客户端目前推出了 Android、S60V5、S60V3 以及 Windows Mobile 版本。
功能方面,你可以在标有银联“闪付”标识的受理终端上进行非接触式支付。除此之外还提供了其他的常见金融功能,包括账户余额查询、银行卡转账、信用卡还款、水电气缴费、手机充值缴费、固话宽带充值缴费、游戏点卡等数字产品的购买、电影院订票订座、机票与酒店的预定和支付,以及网上商城的电子账单支付等。
FT 中文网《移动支付在中国》提到:
银行拥有金融牌照和超强的经营实力,在金融服务领域具有的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和品牌效应。通过开展移动支付业务,银行还能发展衍生金融业务,推动非传统金融业务的发展,但银行欠缺开展移动支付所必须的网络资源。
运营商模式
目前中国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都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支付方案。这三家都在去年年底拿到了央行发行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相当于支付领域的“入场券”。2010 年 6 月,央行公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应当依据本办法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
各家方案大同小异,在开通运营商的支付账户之后,可以通过短信、互联网等手段实现话费缴纳、网上付款、水电燃气账单支付等功能。另外移动和电信两家都各自推出了小额现场支付服务,主要是通过集成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手机卡来完成。
在今年上海举行的 MAE(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在谈到手机支付解决方案时,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称中国移动要发挥自身优势,在 SIM 卡基础上找解决方案,维护传统运营商的利益。奚国华还称中国移动支持 GSMA 推进的 SIM 卡移动支付标准,但“光靠传统运营商是不够的,要与银行进行有机合作,发挥手机和 POS 机共同的作用”。他说“目前正在跟金融机构谈,但双方都要尊重对方各自的既得利益。”
这实际上就表明:尽管运营商手上有海量的终端用户,但却缺少了金融方面的相关资源。
支付宝模式
支付宝是国内电子支付领域的领跑者。目前支付宝手握超过 6.5 亿注册用户,其中有 8500 万快捷支付用户,这 8500 万用户正是支付宝试图在移动支付领域开辟血路的重要筹码。在今天发布会后的专访中,支付宝的公关总监透露支付宝移动客户端的装机量在 3 千万到 4 千万之间。支付宝副总裁樊治铭先生说道:
好东西是不需要推广的。现在几乎每个人的手机上都装了新浪微博,我们希望有一天支付宝也能做到这一点。
另外他还透露目前支付宝正在与各大手机厂商谈预装支付宝客户端的事宜。
近年来,支付宝在移动端确实做出了不少努力。在各个平台推出自己的移动客户端,并且功能方面逐渐完善。现在,通过快捷支付,在支付宝的手机客户端上完成简单的网上购物、话费充值、水电费账单支付等功能已经不是大问题。而关于现场支付,支付宝采用的方案是条码支付。主要实现方式为付款方在客户端上生成条形码,收款方扫描条形码即可完成交易。
随支付宝而生的信用体系已经成为其在移动支付领域独特的优势之一,但它在终端用户以及资金方面都没有多大筹码。
他山之石:外设模式
Square 是美国移动支付领域的先行者,这个初创公司开创了移动支付的新模式。它目前的方案已经比较完善——Square 读卡器+为小型商家设计的 Square Register+带来“无现金、无卡片、无收据”购物体验的 Pay With Square。近年中国也出现了 Square 的模仿者,比如拉卡拉、盒子支付、快钱等。这种模式主要是由第三方公司自己提供音频口外设(手机刷卡器),搭配智能手机应用,与银行展开合作,从而实现在手机上刷卡的功能。
但不得不说这些公司都处于弱势地位:没人、没钱、没“安全感”。没人——缺少将产品推向消费者的丰富渠道,导致用户量不大;没钱——公司资金不多,利润率小;没“安全感”——一来是指这类公司命运大多掌握在银行手里,二来是指消费者对其信心不足。
障碍
先不谈论发展规模,从发展现状来讲中国与美国非常相似。
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仍然处于爆发前夕,相关行业的各大公司都意欲在市场上拔得头筹。各自为战的结果就是标准不统一,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也会让用户们在挑选方案的时候毫无头绪。这事儿就跟选择手机号码有一定的相似性,作为用户我不希望三天两头就更换自己的电子钱包,各家的功能差异很可能让用户顾此失彼。
不仅如此,仔细观察会发现各家方案都有不小的局限性:
- 银联的方案直接将不支持 SD 卡的 iOS 设备拒之门外;
- 运营商们各有各的标准,这对不经常换手机号码的用户问题还不大,不过这会让商户们很头疼;
- Square 的中国门徒们在普及方面会遇到不小的难题;
- 而支付宝目前更多仍旧是适合远程付款的产物,条码支付的方案便利性不足。
另外值得提出的是,目前存在的方案似乎都关注在现金和银行卡上,储值卡、优惠券等金钱替代品仍旧不在考虑之列。
如何推行统一的标准,增强用户对移动支付的信心?寻找便宜、便捷、易推广的方案,是整个行业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仍处于战国时期,要让战国七雄和谐相处共创未来似乎只是奢望,但他们若不携手,又很难推动行业发展。统一中原的角色,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