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中国制造之都东莞今年生意特别难做,艰难度日,有很多企业的业务量比往年少了不止一半,一些东莞鞋材企业向记者反映,据中国中山大学周帆学者披露: 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3 年, 中国鞋材企业每分钟就有九家倒闭, 40%的企业在创业阶段就宣告破产,记者了解到,中国中小鞋材企业面临这一窘境的并非个别现象,有些企业因为“撑不下去”,出售工厂设备回笼资金,有的企业则宣告倒闭。
香港中文大学特约研究员兰晓华在《网络营销战》中指出,众多中小鞋材企业的发展都有着这样的共同特点,一是增长迅速, 可以在创业头几年达到三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二是成熟期较短, 进入成熟期还未来得及总结经验和教训, 就已经开始衰退;三是衰退非常迅速, 很多企业包括一批著名企业几乎一夜之间倒闭。中小鞋材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并取得不俗的业绩,是因为中小鞋材企业管理机制比较灵活,抓住机会,决断迅速,适应了市场竞争需求;同时容易给员工归属感,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提升了企业效益。但真正能保持住发展势头,并进行锐意改革的中小鞋材企业太少,大多的企业都躺在成绩簿上,没有了目标,缺乏进取心,内部问题日渐暴露,直至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短命的结局也就命中注定!更有甚者,项目上马就意味着淘汰,市场出现时间很短,市场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即使一些知名鞋材企业,从他们的创立、发展、成熟和失败的经历,内部因素无一不占主导地位, 管理战略、管理体制、人力资源体制等对企业命运起决定性作用。中小鞋材企业的内部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力更是重大,老板的想法随时改变员工和企业的命运。当然外部环境对鞋材企业的发展也有诸多不利,比如融资难,竞争不平等等。中小鞋材企业为什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中小鞋材企业的自身素质和外部市场环境决定的。具体而言,鞋材企业有以下七大误区:
第一大误区:市场不了解、投资非常盲目
“模仿、跟风”是中国中小鞋材企业的重要特点,特别是中小鞋材企业,看到什么行业赚钱,大家一窝蜂往上靠,都想分一杯羹。等大多数人都发现是个能赚钱的项目时,其实已经晚了,已错过了最佳的进入时机,因为此时跟进的企业已经很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顾问兰晓华如是说。此时跟进的企业,最终的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当然,如果企业的资金实力强,团队运营能力强,渠道网络管控能力强,可能会取得成功,但这些条件往往也是中小鞋材企业欠缺的!
中小鞋材企业因为整体规模小,部门不健全,一个人同时做着几个人的工作,没有专门针对市场信息的“情报”部门,信息来源缺少渠道,信息反应速度相对较慢,对市场的反应完全依靠老板本人的商业嗅觉、敏感度或者老板本人的活动圈子。具有很强商业嗅觉的鞋材企业老板毕竟在少数,更多的中小鞋材企业老板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一般,凭的是经验和感觉来投资。很多中小鞋材企业要么是首次创业,要么是跨行投资,抑或是转行投资,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即对新进入行业不了解,只看到项目的前景,市场完全需要去摸索。正因为对行业、市场的不了解,进去行业的时机把握不准,对市场前景过于乐观,对问题考虑不足,以致很多中小鞋材企业成了行业发展的炮灰和牺牲品!
第二大误区:鞋材企业,战略远景规划
世界一流公司的产品,往往给人一种非常清楚的印象。我们不少鞋材企业战略多元化,同时存在着过度恶性竞争,众多的国内鞋材包装企业和品牌主业不凸起,核心竞争力差。因此,出产企业要专业,要成为产品种别的领导者,鞋材营销高峰论坛上著名品牌专家兰晓华这样说。中国鞋材包装企业目前规模较小,应先把某一类产品做的最好,差异化策略竞争,正如百度李彦宏所说的做到极致,自然就成功了。
第三大误区:家族管理任人唯亲非唯才是举
“任人唯亲”是中小鞋材企业的共性,很多中小鞋材企业在涉及公司核心利益的重要部门都由亲戚或朋友把持着,因为对外请的人员不放心。但是,由于老板对行业、市场的不了解,又不得不外请专业的经理人或团队来操作项目。这种矛盾的心理在工作中的直接体现,就是影响到工作的推进速度,老板亲历亲为,事无具细,面面俱到,大到公司的发展方向、市场模式、广告宣传计划、营销计划;小到一张单页、名片的设计,甚至是里面的文字用语也逐一把关。老板很辛苦,员工也辛苦,老板因为要考虑的事情太多,员工要应付的工作很多,还要理解老板的意图,一二次与老板思路不一样后,在老板心中从此无好印象,职业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
著名管理专家兰晓华在《营销管理》中认为术有专攻,人各有长,即使是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也不一定是个全才,什么都懂,又很专业,即使是这样,老板也没有三头六臂,再说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自己来做,忙得得过来吗?如果可以,很遗憾地告诉您,您目前还是个体户,不需要请人;否则就必须有人来协助您完成。老板有老板的工作,员工有员工的工作;如果老板来做员工的工作,那么项目肯定做不好;如果员工做老板的工作,要么是员工离开老板的先兆,要么是企业给员工的归属感很强,激发了员工的企业责任感,对企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现代职业社会的重要原则,如果请了职业团队又不信任,既是金钱的浪费,更是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员工的心情状态,时间一久,难免会有牢骚或议论,影响的是整个公司的工作氛围,最终影响的是企业发展。这样的企业老板很多,我也遇到过,老板管得很多,也管得很累,天天休息不好,事情一再延后,结果大家都不满意,影响业绩、影响发展。
第四大误区:做事无计划,市场没规划
计划可以提高办事效率,规划有助于企业发展。但很多的企业往往没有计划,没有规划,老板想到哪里是哪里,这主要是基于老板长期以来就没有形成做计划的习惯。以前创业时,要么是单枪匹马要么是夫妻而人或父子兵,即使有几个员工也是直接分派下去,无所谓计划、规划什么的,但此一时彼一时,以前的市场环境与现在已经完全不同,竞争也没有现在这么激烈。因此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对于现在的中小鞋材企业来讲显得至关重要,一旦方向错误,走了弯路,错过一两年的时间,也许企业的命运就会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因为同行的竞争对手抓住了机会,发展壮大了,但您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等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对方已成行业领导者,规则由他制定,你又怎么去竞争呢?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老板,对采用什么方式启动市场,针对哪个市场先启动,采用何种宣传方式等不清楚或者是确定后又决定不对,想改变思路。只有有了明确的战略方向后,才能制定具体的策略方针和市场计划。
曾今,我见过一家做皮鞋的企业,老板对市场不熟悉、不了解,但对产品很了解,因对市场没规划,工作没计划,导致门店迟迟开不出来,一拖就是半年时间,光是门店房租就浪费了好几万元,最要命的是影响了招商的推进工作,错过了招商的最佳时间。因为这家门店是该企业的样板店(形象店),市场宣传和操作模式需要在形象店验证并完善,总结出一套可复制的“整店输出”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扩张和发展。同时由于原材料和生产的问题,影响到企业当年的效益,本可以有良好的发展局面,结果企业出现危机而转型。
第五大误区:重眼前利益失长远利益
很多中小鞋材企业都看重眼前利益,这么说并不是说眼前利益不重要;其实重视眼前利益也没有错,但如果一味追求眼前利益而失去长远利益,影响到公司的发展就得不偿失了!周末加班,加班只给调休,节假日加班不按法定发工资;出差补贴少,客户接待费用少;售后服务差或没有售后服务;市场宣传少;招商急功近利等等,都是企业重眼前利益的体现。
招商上的急功近利则会坏了企业的名声,如果企业坚持做品牌的话,就必须做口碑,不能一味地为了回款,什么都承诺,什么都答应,结果兑现不了,合作后又不管不顾,任客户自生自灭,那么企业在当地市场和行业的口碑则会越做越臭,以致只要有人说到该品牌,消费者就使劲摇头!这样的品牌也就做到头了,这是赚快钱的方式,但并不是做企业、做品牌的方式。品牌专家李光斗认为做品牌,就必须先保证产品的质量,其次是量力而为的支持与帮助。最开始,部分客户因能力和资源问题,没有做起来是必然的,即使是这样,客户只会说自己能力有问题,不会怪企业不负责。适当的节流是正确和有必要的,过度的重眼前利益而影响企业发展则是不合适的!
第六大误区:融资难,竞争不平等
中小鞋材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遇到资金瓶颈,没有财力扩大规模,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错过发展壮大的最好时机。融资难一直是中小鞋材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重要难题,由于银行对企业的销售、利润、资产等有严格的门槛要求,以致很多优质的中小鞋材企业因为规模达不到银行的要求,而贷不到款,无法对产能、技术、管理、服务、宣传等方面加大投入,错过了发展事迹;也有很多中小鞋材企业,因为效益好时的盲目扩张,经济环境一变差,企业就因为资金砸在项目上,一时无法收回,银行方面又贷不到款,资金链一断,企业就破产,老板则跑路,最终受害的是员工。温州及全国很多跑路老板都是这么出现的。虽然现在融资有很多的渠道,比如风险投资、企业间的转借、民间借贷等,但银行贷款仍是众多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
第七大误区:没有文化基因内核,员工流动快
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由于员工少,互相比较熟悉,老板对员工的关注更多,更容易给员工以归属感,运用得当,对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很有意义。但很多中小民营并不能做到,使企业失去重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来的优势却变成劣势,以致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员工有归属感,则会有责任心。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员营销管理学家兰晓华这样说,兰晓华认为企业文化执行到什么程度,决定企业文化的层次,围绕企业文化的执行,可以中国将互联网企业分成三种类型:一流企业做人二流企业做事三流企业做样。也许很多老板会说,职业工作者应该有最起码的工作态度,但我想说的是,打工者最基本的是赚钱,完成了本份的工作就可以,至于是不是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来看待,最多也是道德上的问题,不属于职业的范畴了。企业只有让员工有归属感,感受到企业关怀以及人性化的管理,用情感留住员工的心才是重要的措施。近些年,很多鞋材企业春节包车送工人返乡过年和到员工家拜年活动,就是情感和员工关怀的重要形式,是值得推崇的。
与此相反的是,很多企业内部缺少企业文化,缺少员工关怀,员工间交流很少,甚至哪里人都不知道,这样的企业和团队,我们又怎么能奢望他们配合默契,效益很高呢!有的企业老板,则会不时监督员工的工作,只要看到你一直坐在办公桌上,他就感觉心理踏实,至于效率的问题好象与他无关。有的企业则会不时有人在办公座位间穿梭,目的就是看看员工都在做什么,是在工作还是学习,还是在玩,抑或是与工作无关的内容。当然有的企业则与时代同步,通过网络监控和电话监控,随时观察员工和业务员的工作状态。适当的监督是需要的,但监督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否则就会让员工反感,适得其反,让员工人否于事,工作效率低下,团队士气消沉,企业一盘散沙,倒闭也就早晚了。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剖析中小鞋材企业短命的原因, 从中汲取一定的教训, 对现时尚在搏击风浪的企业有所警示和启迪。那些曾辉煌一时的企业, 其失败固然令人心痛, 但留给中小鞋材企业家的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个精明的企业家, 才能从失败企业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掌握顺境中平稳前进和逆境中脱困的技巧, 让企业更加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