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消费电子产品领域而言,2012 科技行业或许是一个颇为平庸的年度,即便我们心怀期待,看到的也只是屏幕更大、配置更强、迭代周期更快的手机。不可置否,移动行业正在无奈地因循着 PC 行业的轨迹。
然而沉闷孕育着突破,焦躁暗藏着爆发。2013 年,如果说科技行业有什么展望和期待,不是平板电脑,更不是手机,而是由此延伸而来的附件产品、穿戴式设备。从 Google 眼镜到 Pebble 手表,再到近日传闻纷纷扬扬的苹果手表,科技行业的一个趋势初见端倪:以手机为中心的硬件产品正在走向功能分化,而技术力量正在向体内融合。
在过去十年,电子设备的功能日渐走向集成,产品功能 All in one 的趋势愈发明显。包括通讯、影音、摄影、游戏等功能,最终都融合进手机这一集大成者。相反,单功能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正在面临边缘化的危机。这源于技术和需求的双重驱动:嵌入式 Soc 的发展使得功能集成成为可能,而对于用户而言,这不仅节省了大量购买成本,更适应了便携的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便利性是一切科技玩物存在和流行的王道。
物极必反,All in one 在海纳百川无所不及时,带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便利。我只是要看下时间,为什么要掏出那硕大无比的手机?
从最原始最基本的通讯功能走向分化,手机一方面在成为单纯接入互联网的设备的同时,也开始回归通讯工具的本质——功能机开始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只不过,它只是用户手中的第二部手机而存在,与其说是手机,倒不如说它是一个附件,只用于通话的附件。
用户的行为习惯和技术轨迹似乎是一个轮回,很难说这是技术力量的驱动还是市场需求的导向。
HTC Mini 正是这一趋势下的产物。作为 Butterfly 的“子机”,HTC Mini 是一台老式 T9 键盘的功能机,通过蓝牙或 NFC 连接“母机”,从而实现替代 Butterfly 通话、短信、查看通知和日程等功能。
去年 5 月,一家名为 Allerta 的公司开始预售一款叫做 Pebble 的智能手表,在产品还没有任何样品的前提下,售出了 10 万台。作为一款穿戴设备,Pebble 与 HTC Mini 的理念颇为相似,提供了通话、短信、通知等功能。更关键的是,它开放了 API,任何开发者都可以让打通它和自己的应用。如果说 HTC Mini 是将通话功能外化,那么 Pebble 本质上则是将消息通知的功能延伸出来。
将原本集于一身的功能以单一产品形式分化出来,表面上是一分为二,甚至可能增加了选择成本,但却造就了新的交互方式。比如 Pebble,无论是一封电子邮件,还是社交网络的一个提醒,用户只需抬起手腕便将信息了然于胸。我不使用 App,为什么要掏出手机?
由于体积上的限制,这些延伸设备注定无法具有强大的计算存储能力,但它们只需要承担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单个功能的产品分化的目的在于脱离主导设备的繁冗操作,各司其职,从而简化整个交互过程,达到便利的目的。
然而,达到极致便利并非只有“分”一种途径。
什么是便利?便利的极致是什么?——不是触手可及,而是随心所欲。
长期以来,人机交互始终建立在人机分离的基础之上,但对便捷的极致要求使得人们已不满足于这种人机分离的状态。这就要求“合”,只不过不再是功能的简单合并,而是人机的交融。事实上,从大型计算机到智能移动设备,人机的距离已经越发紧密。
可穿戴设备正在做这样的事,让人们从携带设备的繁冗中彻底解脱出来。“人围着计算机转”正在变成“计算机围着人转”。进一步说,是设备能够“看情况”地与用户产生交互。
据 TNW 的报道,可穿戴计算技术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起初应用于体育领域。到了 70 年代,Alan Lewis 发明了装有数码相机的可穿戴计算机,可预测轮盘赌。后来日益向公益化方向发展,在 1977 年,来自 Smith-Kettlewell 视觉科学院的 C.C.Colins 发明了一种可以帮助盲人“恢复光明”的背心。这种早期可穿戴计算技术,利用头盔式摄像机将视觉意象通过背心内置的网格转化为触觉意象,从而使用户能够“看到”世界。
此后,这种技术进一步延续下来。在过去十年里,可穿戴技术获得长足的发展,应用范围拓展至社交、体育、医疗等领域。不过,在目前主流的可穿戴设备中,围绕人的头部做文章的居多。
结合了声控、导航、影像等功能的 Google 眼镜显然是至今最令人翘首以待的可穿戴设备。它的增强现实技术将互联网信息与实际生活工作需求无缝结合,构建主动服务体系,自动满足用户需求。
对这种理念的诠释,Google 眼镜开发团队自己的一句话说得非常到位:
“我们认为技术是为人服务的,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不需要的时候就消失。我们Project Glass 就是要打造这样的技术,它能帮你探索和分享你的世界。”
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像 Google 眼镜这种大有替代手机之势的可穿戴设备在最近几年可能不会成为主流,反倒像 Pebble 那种单一功能分化出来的辅助性产品更可能采用穿戴的方式。
不过从长远来看,人对工具便利性的极致追求不会停止。人机的零距离或许不局限于设备在物理层面上“穿戴”在身体上。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曾经的传奇人物 J. Licklider 曾提出“人机共生”理念。“人机共生”是人机系统的一个分支。他的设想是多年后人类大脑可以和计算机实现连接,这种合作关系的结果就是电脑可以代替人脑完成“想”这一“操作”,而处理数据的过程跟现在人类操控机器的过程完全不同。
美国传播学家哈代曾将媒介发展轨迹总结为示现媒介、再现媒介到机器媒介,这是一个体外化信息系统日渐独立的过程。但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技术正在逐步向体内化的方向演进。
这仿佛又是一个轮回。
两种趋势,殊途同归。它们是产品的延伸,更是人体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