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鲁宾说iOS的封闭有悖于互联网自由开放的精神,于是Android诞生了。此后乔布斯大怒,说不惜发动核战争也要消灭Android。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这种“自由”的意义又何在?
苹果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封闭的专制帝国。之前,强大的创新能力、乔布斯的个人魅力以及苛求的精神使得苹果所向披靡,众人愿意屈服于苹果那华丽的虐待,但随着乔布斯的过世,苹果创新乏力,那厢的安卓却是爆发式增长,加之一大批新兴操作系统正在涌现,这一切都使得苹果帝国鲜血长流。
安卓的诞生,期初期的基础交互和设计思路,有太多得地方是在模仿苹果。这种“自由”的系统,力图做成一个开放版的iOS。
自08年开始,市场份额火箭式上升,现在,安卓开始了自己的重生之路。逐渐的,我们看到了独特,而非当初的“廉价iPhone”。扩大市场影响力,尽力将尽可能多的用户拉入麾下是前期的Android最需要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Android不断地完善,Google和诸如TAT这样的分包商开始令系统快速迭代,从1.5很快升级到2.2。问题随之而来。
由于各个厂商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定制不同的版本,不论是底层驱动还是系统应用。这使得很多机器就一直停留在出厂时的版本不动摇,就算有了CM,有MIUI,依然还是有一票手机只能在墙角画圈圈。维护成本提升,版本分裂,一直是个让谷歌头疼的事情。于是,TAT的设计任务终止于Android 2.3,接下来,这个混乱的平台开始收敛到相对统一的大版本。
另外,应用层面也是一堆难题。
相信很多同学手机的下拉菜单栏都或多或少地被莫名奇妙的程序占领,软件乱要权限,安全堪忧。Android的权限可以很容易获得。原本赋予高级用户的自由度被普通用户滥用,而交互也开始因为自由而混乱。更多的设置赋予开发者更高的权限,给予Android更多地功能,更多地自由。可是回过头来,更多地自由有让还没做好折腾准备的普通用户,开始面临无数的未知,数之不尽的where,what,why,how。
所以,时值Android升级4.0大版本,Google开始彻底统一设计和交互了。通过一定的约束,尽力保持不同尺寸不同终端系统的体验统一。以往的自由似乎在一点一滴得被收回。开源依然是开源,选择完全定制并非不可,但是遵循原生AndroidDesign会得到更好的支持。这种引导和规范化正在向iOS靠近。2012年Google I/O大会上 4.2的发布,昭示着Android的驱动层的彻底开源,开始支持标准的Linuxkernel 3.4。开源与自由的远景之下,最切实的问题是,支持Android 4.2的硬件要求更加严格了。
分析师称,2013年,Android的平板会逐渐超过iPad系列产品的出货量。开源与“自由”的伟大梦想之下,是平板与手机的严重同质化,以及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寻求诸如Tizen和Firefox OS这种新兴系统的事实。看似繁荣的智能终端市场里,我们选择的空间,似乎越来越小。
看似开放的大环境造就的硬件军备竞赛,使得硬件记录不断被刷新。iPhone杀手们与Note杀手们竞相厮杀,然后一个个败北。与其说这是自由带来的繁荣,不如说是恶性竞争下的乱象丛生。
从来都没有真正的自由,适当的约束是必须的。我们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不管法律好不好,总归是要依法形势,现在的移动生态圈,亦是如此,iOS就像是封建专制,虽然无理专横,但多数时候总能统一一致。而安卓的硬件生态正像无限制格斗场一样,死伤无数的格斗者们,正期待真正的规则于裁判现身。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微软。
微软的Windows phone试图在软件和硬件的标准化上取得了一个平衡。且不说这当中的某些约束是否合理,但起码也算是“有法可依”又留有余裕。从某种程度上约束硬件数据,又给了厂商一个目前看来还有自定义空间的系统 (iOS和安卓刚出来都是有各种各样反人类的设计,现在要么是改了,要么是大家被迫适应了,这不都是时间问题么?),让厂商从软件和服务上寻求差异化,进而产生体验的差异化。
其中最典型的是诺基亚。用过的人都知道,用CityLens搜兴趣点,搜好后跳转到地图,需要的话可以再调用诺基亚驾车,一气呵成。同时也避免了某些厂商过分的无底线,超低配置导致手机几乎不可用,或者以超低价打血腥的价格白刃战。毕竟现在的安卓厂商里,除三星等极少数以外,大多都只能压成本,拼价格,拼硬件。
也许是像牌照一样,北京摇号,上海竞拍,最后广州这种来了个摇号+竞拍,微软看准了前两家的优势与弱势,钻空子做了个平衡。如果微软多屏一云计划最终能完满实现,以后安卓厂商和苹果的日子不会太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