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注:百度、阿里、腾讯),早已成为中国互联网巨头的代名词,在他们的骨子里都有着“老子天下第一”,就连员工走起路来,也是着带风的。但如果以独立自主算作第一梯队的核心标准的话,还有两朵奇葩应该列入,其一为奇虎360,老周那颠覆的劲头不必多言,而另一朵则是有着欧洲人般保守的网易,如今丁磊手中的现金及短期投资已高达160亿人民币,并且正以每季度10亿人民币的速度递增,足可在杭州,“三业务、现金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与3NBAT不同的是,第二梯队的生存环境却每况日下,移动互联网端UC的俞永福虽然倔强的希望独立上市,但晨兴创投基金的到期清盘,使得公司命运的钥匙已投递向了阿里那端。而就在昨日,在两年前还怀揣着千亿梦想的新浪微博也签署了一张卖身契,不仅以估值是33.6亿美元估值接受阿里巴巴5.86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出让18%的股权,更签署了一张12%的远期出售期权。
此前曾欲和第一梯队叫嚣的跟跑着们,却陷入了体力不知的现状。
为何如此?
根据新浪财报公布的数据,曹国伟的个人持股数仅占流通股总额的0.3%,这种经理人身份通常会使得公司的走向将以资本市场的股价为导向,而非个人的精神诉求为导向。正如昨夜新浪股价所展现的那样,在微博被阿里巴巴柱子后,新浪在美上市股票开盘大涨18.3%,并最终上涨9.40%。
除此之外:
首先,创始人意志已无法决定公司走向。由于VC的深度介入,如果按照每轮20%的股权稀释,只需要完成C轮融资(包含天使轮共四轮),公司创始团队便会失去在股权上的优势,由于VC退出周期和管理上的系统性风险,即便可以有A类股、B类股的金融创新,但事实上,融资时的乙方心态,通常是的创始人已然无法完全掌控公司的资本层面运作。最极端的例子便是拉手网吴波的败局,更不用提雷士照明那点事了。
其次,巨头已开始在早期涉足资本市场。在2007年以前,国内虽然有着四大门户,但事实上,即便是现金流最好的网易,也无法支撑起大额的投资。战略投资的兴起则大约是在2008年左右,至于涉足早期的B轮或C轮投资,更是要到2011年才能开始正是算起。虽然企业在早期更欣赏VC的接入,但随着风险投资近期的冷淡,互联网巨头的现金通常成为了创业者们的唯一选择。而巨头由于战略需求,其投资条款通常要比VC更加严苛,其中包括了诸多的有限选项和禁止选项,这也意味着企业在未来的运作上更加被动。譬如最近的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还未形成垄断便被腾讯、阿里纳入麾下。
最后,第二梯队企业已很难独立完成生态闭环。可以看到,最近出让股份的大型互联网企业通常在其垂直领域都有着绝对的领先,但在生态的探索上却举步维艰。如UC也曾邀请李明远来构建“UC乐园”可惜无疾而终,微博更是在电商、支付、微招聘、开放平台等各战线上铩羽而归。此时唯有依靠巨头的力量才有可能突出重围。
巨头们的痛点在哪
有价无市,是这创业公司自我估值时通常遇到的麻烦,如果放到巨头身上,更是喜欢到处找创业者谈理想,谈人生,当然一谈到钱就伤了感情。但就在最近一年中,几桩生意还都成了,阿里巴巴收了友盟、投了UC和微博,百度则把PPS和点心、去哪儿纳入麾下,腾讯则在刷机渠道和ROM下足了功夫。
但想知道谁会被收购需知道巨头们当下的痛点是什么。
阿里巴巴:上市是天下第一要务
普天之下都知道,阿里巴巴目前最急迫的便是公司的整体上市,IPO后无论是对支付宝,对现金流,还是对公司的发展都将是一次最好的答卷。上市是需要概念的,如果是以一个生态体系进行路演,将是投行们最欣赏的路数,但真正的阿里帝国,在系统构件上,此前还缺乏如下三点布局:首先,便是SNS,在收购了新浪后大可高枕无忧。其次,在无线端,阿里也并未获得一个杀手级应用,虽然支付宝有足够的潜力,可惜作为工具,并不是最理想的入口归宿。最后,LBS上阿里还需一搏,在2010年注资图资商易图通公司3500万美金后,在地图上公司并无大的发展,这也是阿里遗憾的一点。
百度:移动互联网很烦
百度在烦什么?如何将web端的优势,转嫁到移动互联网是李彦宏一直所苦恼的问题。而其中,所需要的入口、渠道、搜索的转型和嫁接都是公司所头疼的,而公司LBS事业部的O2O春秋大梦,更是缺乏线下团队来进行支撑。
腾讯:微信的自我感觉过于良好
微信似乎万能的,正如李开复所谈到的那样:“微信岂止‘切入语音助手领域’,简直有潜力成为‘成为移动语音助手’,岂止‘变身只能App Store’,几乎有可能‘成为移动Store’,岂止‘分流移动搜索’,完全有机会‘成为移动搜索’!”而马化腾更是宣称,商业模式都由开发平台上的商家甚至自媒体来选择。听上去是否很爽?但如同当年微博所需要的问题一样,不知哪天Pony是否会打趣道:“我们动用一两千人,每个月要花上几亿元来建设这条高速公路,一群货车司机在上面大摇大摆的赚钱,而且没人缴过路费!”
谁会步微博后尘
在市场上,其实早有各路的风声,今天张三要被百度一个亿收购,明天李四已经被阿里尽职调查,且让我们略微盘点下,未来可能成为微博第二的公司们。
首推,大众点评。突然,点评值钱了,这个比Yelp公司还还早成立一年UGC点评平台,这个在本月刚过完10岁生日的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之下焕发了第二春。但遗憾的是,由于商业模式受到团购或有或无的侵蚀,点评也不得不开始了自己的团购之旅,而后连续两轮共计1.6亿美元的融资,也使得公司开始逐步脱离了创业团队的把控,同时内部在公司的“轻”与“重”的问题上或多或少也会有着一些分歧,毕竟凭借什么概念上市是大大的影响着公司的估值。
幸运的是,大众点评的优势正是巨头们的劣势,而公司10多亿美元的估值,对于BAT来讲并不算贵。更何况Yelp在10个月间已从17元上涨至了27美元,此时的点评必定能卖出个好价钱。
次推,高德地图。作为市场上免费地图和付费导航的双料领先者,相比之下公司5.27亿美元的市值显得如此的廉价,更何况这5.27中还包括着2.16亿美元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定期存款,同时每年还能带来3000万美元左右的净利润。反观公司内部,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已让公司CEO成从武疲惫不堪,因为在CMO金俊、CTO还有诸位源自互联网的副总裁的进入后,高德正面临着新老接替的境况,其中无论是薪资、理念和工作效率都将会碰触较大的火花。而如果将公司托付给一家互联网巨头,对于买卖双方都是个较好的选择。
三推拉手:谁来认领?在一篇名为《未来6-12个月,哪些公司有收购价值?》曾经分析过,在金沙江接管后的拉手,先是通过“优质商家采用日结账款”的来为自己的资金链证明,又是大张旗鼓的开始了千人“扩招”工程,再是朱啸虎接受采访发出“反思”的声音。“他们是在打‘形象工程’,重塑品牌”,一位在国际知名公关公司从业8年的朋友嗅出了其中的味道,“如果没错的话,后面可能会有大的资本动作,要么融资,要么并购。”
对于如今的的拉手,面临:1、IPO在短期内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自身条件都是不允许的。2、既往的品牌和线下渠道的积累尚有价值。3、资方已近接管,朱啸虎更是亲自操刀,寻求新的CEO成为必然。
拉手对以下这些公司的价值在哪呢?1、有丰富的线下经验和BD销售团队,这是想形成O2O闭环、欠缺线下能力的公司所需要的。2、庞大的市场份额和品牌价值,对于希望冲刺团购概念IPO的企业也有一定诱惑。
最后推,人人网。人人都在抛弃“人人”,这是最近对于人人最直接的评价,在无线端美美、啵啵等山寨品已然失意,移动游戏的大规模投入也未见成效,再夹杂“人人网”自身老用户的逃离,这个曾经自诩中国版Facebook(人人网)+Groupon(糯米网)+Zynga(人人游戏)+Linkedin(经纬网)已然成为了笑话,而市值也跌落至10亿美元附近。虽然颓废,但并不代表人人公司没有价值,可以看到人人和Qzone是至今仅有的没有朝着媒体化发展的SNS平台,那些想在SNS上努力一把的公司,既然Qzone没可能被搞定,如那人人还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