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业内人士持续探讨国内那些快速成长起来的热门APP如何在当前用户付费环境不好的前提下寻求盈利模式时,唱吧作为这场讨论中的避不开的重点案例做了一把大胆尝试:与热酷游戏合作,推出携有唱吧基因的轻量级休闲游戏应用——唱吧小飞侠。这意味着唱吧正式入局手游,站在新兴手游发行渠道的队列。这是继微信和陌陌之后,与手游发行商联姻的又一热门APP。
唱吧自2012年上线以来,持续受到年轻用户的热烈追捧,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唱吧已拥有激活用户超过1.4亿,月活跃用户超过3500万。对于这样的数字,唱吧CEO陈华认为和唱吧最初的定位——“社交类手机K歌软件”是分不开的。在唱吧崛起之前,甚至爆红后不久,涌现出不少K歌类应用,但这些应用似乎都在“没能深度挖掘社交功能”这一软肋上栽了跟头。
而唱吧则不同,它将自身核心竞争力放在社区上,一方面它在“包房”、 “合唱”甚至“歌单”呈现方式等功能开发上,最大限度地还原实体KTV的应用场景,让熟人的KTV社交在手机应用中轻松完成,另一方面,它从不吝啬全面开放入口,例如它并不支持用户在唱吧上注册账号,而是仅支持使用新浪微博、QQ账号以及人人网这些社交类账号登陆。
唱吧CEO陈华:唱吧是个有价值的平台
这在国内的应用中似乎并不常见,然而这种开放的态度不但没有给唱吧带来麻烦,还带来不小的收获,一方面,用户更愿意将自己的歌曲作品同步到社交网络上去——而这无疑会给唱吧带来病毒式的传播效果,天后王菲就曾在自己的微博上分享唱吧作品;另一方面,这些社交大佬级应用也很欣然唱吧的这种态度并作出积极的反馈——在唱吧上线不久时,微信团队就曾用自己的官方微博账号推广唱吧,而在唱吧上线一周年时,新浪微博更是免费给了唱吧一整天的通栏广告。当然,能够获得如此支持的原因也是因为唱吧能够给这些应用带去不可小觑的用户和流量。
为自己植入“社交”基因,并在这三年中不断将这种基因的优势放大,使得唱吧成为今天陈华口中“一个难得的通过独特兴趣群体将看似是垂直领域,实则是一个巨大用户量圈起来的,有价值的平台。”
然而,即使有这样庞大的用户群,在过去两年多里,唱吧似乎并没有摸清可靠的盈利渠道。虽然在2012年的一次采访中,陈华曾说过已经做好“三年不盈利,五年不上市”的准备,然而在资本市场,没有人会仅为“好玩”而投资。
“作为一款有社区感的娱乐工具,既有形态是不大可能持续的。想持续,必须得持续变化。”这是2012年12月一位知乎用户在一篇名为《唱吧已经成为一个“现象级产品”,但是它能持续并成为颠覆者吗》的提问中给出的答案。
作为唱吧的CEO,陈华自然也十分清楚这一点。他清晰地为我们描绘出唱吧这三年的境况及发展对策:2012年,刚刚上线,能做的就是“卖力的跑”,防止被竞争对手击垮;2013年,上过一次《天天向上》栏目从而为更多人所知的唱吧全神聚焦自有功能补全及保持社区的“清洁度”;时间到了2014年,唱吧必须要“考虑收入、考虑用其他形式吸引用户”。于是,《唱吧小飞侠》便应运而生了。
作为唱吧试水手游的首款作品,《唱吧小飞侠》上线首日便在IOS平台冲进榜单前十,这也许证实了陈华所说“唱吧是个有价值的平台”,毕竟在手游市场如此混乱的情况下,能够在一周内为游戏灌入一百万开发量的发行渠道并不多。对于这个数字,陈华并不意外,“用户体量在那里,我们要深度挖掘这些用户的价值”,“唱吧小飞侠并不是一个很赚钱的游戏,它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游戏,我们就是拿来玩的。但是结果证明唱吧的发行实力还是可以的。”
《唱吧小飞侠》的火热为唱吧带来的效应几乎是立竿见影的,上线不到一周,已经有不少游戏公司找到唱吧寻求合作,不论是成为游戏发行渠道新贵,还是商业化模式的一次摸索和丰富,目前来看,唱吧这次尝试的结果是可喜的。当然,变化总是有好有坏,但不得不说,敢于颠覆的创新尝试是值得一试的,除此之外,大概就是那句“耐心,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