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接近陕西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陕西金控)人士透露,陕西省金融办主导的陕西省社会金融服务平台(陕西金开贷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下称“金开贷”)于5月28日正式运营。
工商资料显示,金开贷的设立时间为去年5月3日,为陕西省国资委旗下的陕西金控全资控股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
而据前述知情人士称,金开贷的批复事宜最早可追溯至2012年,而在其诞生过程中,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陕西省分行亦曾在其中扮演牵头人之一的角色,与此同时,陕西金控亦曾与国开行就金开贷成立事宜签署合作协议,不过陕西国开行后来却因“种种原因”并未出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开贷经营模式中,“被要求”延续此前部分P2P公司所采用的“引入担保公司”的模式,而作为第二家省级国资介入的P2P平台,金开贷的介入无疑将对当前的P2P行业带来新的变化。
国开行“牵头”后未出资
据接近陕西金控人士介绍,金开贷的构想最早来自于国开行在当地金融办的“报备”。
“国 开行最先提出要在陕西做P2P,但到金融办报备时,金融办说不能你一个做,最好拉上一个省里的单位(企业),这样接地气,有利于更好发展。”接近陕西金控 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因为(陕西)金控有建设陕西投融资平台和统贷平台的想法,所以金融办就推荐了金控,于是二者达成了协议。”
在陕西省政府的支持下,彼时双方的合作协议签署规格亦“较高”,而双方的签字协议则在北京举行,彼时,时任陕西省长赵正永、常务副省长娄勤俭与国开行董事长陈元均出席了签字仪式。
“当时之所以在北京签字,是因为想提高规格,因为省政府牵头的话,级别就比国开陕西分行高。”前述接近陕西金控人士称。“当时黄行长(国开行陕西分行行长黄俊)与权总(陕西金控董事长权永生)就相关合作协议签字。”
事实上,这并不是国开行第一次出现在P2P项目中。
此前在江苏省国资旗下P2P开鑫贷(开鑫贷融资服务江苏有限公司)的成立中,亦有国开行的背景,其为国开行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开金融)与江苏省内国有大型企业共同投资设立。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最后,国开行陕西分行并未在金开贷的股东名录中出现,而金开贷也成为了陕西金控的独资子公司。
“当初探讨的是金控占51%的股份,国开行陕西分行占49%,后来国开行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出资,最后由金控完全控股。”前述接近陕西金控人士坦言。
但在金开贷设立过程中,国开行或仍提供了相应的技术与经验。“金控曾和国开行商讨模式,因为国开行有过江苏开鑫贷的技术和经验。”前述知情人士称,“不过金控也没有完全照搬,派人到多家P2P公司调研,像金开贷的软件系统完全是自主研发的。”
引入第三方担保
今年4月11日,金开贷通过陕西省金融办组织的联合验收,意味着其正式运营的流程已基本齐备,但陕西金融办亦对金开贷的相关风险提出相应要求。
其中之一,便是金开贷被当地金融办要求“引入合格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对借款人进行担保和增信,确保风险可控。”这意味着,金开贷在业务开展中,被 强制要求引入“第三方担保增信”措施,而据金开贷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共有陕西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等四家担保公司参与其中合作,另有20余家融资担保公司在 洽谈合作。
其实,第三方担保模式在此前的部分P2P公司中并不鲜见,如平安集团旗下的陆家嘴金融交易所的“稳盈安e贷”就属此类,其担保方为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这种模式下,担保公司承受实际风险及收益,而资金出借人则拿走固定收益。”一位国内P2P公司宜信人士表示,“借款人真实的风险都集中转嫁给了担保公司,出借人拿到的只是固定收益,实际上有点像利用P2P平台为担保公司变相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金开贷的借款人年利率暂时被设定为8.04%,较江苏国资旗下的开鑫贷平台综合年化收益率10.62%低258个BP,而其投资门槛则暂被设定为3万元。
事实上,在P2P平台与担保公司合作事宜上,监管层并未给出统一答案,去年年底,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发《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参与P2P网贷平台相关业务监管的通知》,叫停了融资性担保公司涉足P2P网贷平台。
在统一监管细则仍无法落地的情况下,一个地区单方面叫停,而另一地区却大力推动,无疑让P2P平台的监管边界更加模糊。
此外,金开贷还引入了第二道风险防范机制,即从业务收入资金中计提60%作为平台风险准备金,一旦发生借款人逾期,该准备金账户将为投资者本金收益提供“托底”。
目前金开贷仍处于内测阶段。据前述知情人士介绍,金开贷自成立内测起已为陕西省内中小企业融资3000万人民币,有1091名投资者在金开贷平台注册,200余人参与了投资。
另一方面,其借款挂标方的融资金额在200万元至500万元不等,其资金用途多为扩大经营或流动资金借款,这也意味着,金开贷的借款方或更多为中小企业法人而非自然人。
“本质上,相当于担保公司和平台利用资金出借人的资金给一些中小企业做融资。”前述宜信人士称,“对于平台来说,这种单一借款需求的风险往往大于做小额贷款的 对接,因为经营类借款额度通常较大,不过像它(金开贷)这种,只要担保公司不出事就没有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