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DC 的别称是“开发者哭泣大会”,因为每次 iOS 升级,都吸纳了第三方 App的优秀之处。让用户感觉系统越来越好用的同时,也让用户越来越没理由用第三方 App。
在国内,现在有句话正在流行着,“小米过处,寸草不生。”逐步从一家初创公司隐隐变成一家大公司,又是一个大平台的小米,也让国内的第三方开发者们又爱又恨。
因为和苹果一样,当 MIUI 的新特性不断吸纳第三方 App 的优点,那么以 7 千万用户的力量,它完全可以比普通的 App 更强。实际上,如果把手机 OS 视为超级大的 App,那么它可以是任何第三方开发者的潜在敌手。
目前而言,我们喜欢用第三方 App 是因为,系统内置的 App 无论从体验还是功能,都比不上专注于解决某方面问题的第三方 App。但是,无论是自我要求也好,还是满足用户需求,或是应对竞争对手的压力,手机 OS 都必须不断地进步,提升体验,提供功能。
从第一天起 MIUI 以每周发布新版的频率疯狂迭代了 200 多个版本,现在也迎来了自己的成熟期。功能的改进,变得细碎而隐性。总而言之,当手机 OS 的功能优化方面提升余地已经不大的情况下,手机厂商就要想清楚自己转变一种方式来为用户提供更高的附加值,持续吸引用户的兴趣。
这种提升的方向,从原来的“改进原来的功能”,变成“集成更多服务”以及“发挥系统协同作用”。实际上,MIUI 和其它手机厂商的 OS 早已在“集成更多服务”的道路上狂奔。
翻一翻 MIUI V5 的更新日志,可以发现,它已经集成了快递公司的电话,集成快递订单功能;往日历里塞进春运火车订票提醒,还提供了“火车票热定热线自动快速重播”的功能;还可以识别陌生手机号码——至于书影音的部分,也早与大的相关服务提供商合作,让设备变成内容消费设备。
而从 MIUI 6 发布会来看,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米继续在“集成更多服务”的道路上飞奔。“小米日历”已经不是日历,它是正点闹钟,也是 ZAKER,提供了内容服务;“小米黄页”则将生活服务都囊括了进来。
所以你也看到,“集成更多服务”的两种方式,一种是集成内容服务,一种是集成生活服务,未来或许是许多厂商竞相模仿的地方。对于某个垂直领域来说,小米选择与谁合作其实影响不大,但影响较大的是小米的系统应用,提供了非常相似的功能,这让用户丧失使用第三方 App 的理由。
而对于选择和小米合作的服务提供商来说,小米其实是把系统某个功能外包出去,用户只会知道 MIUI 挺好用,但却不会领服务商的半分情。
不过,实际上最可怕的是用户的懒惰与这种一体化解决方案勾搭在一起,用户使用第三方应用的理由就大大减少了。
创业者们怎么办?第一财经日报跳到祥锋投资的赵楠的总结挺有启发——
“一个是 MIUI 会做更多让应用,不让人活;一个是,MIUI 会向更多不同场景的硬件终端渗透。好处是,创业者有了更多的流量平台合作选择;难点是,创业者未来会更加辛苦,不但要比这些大平台的自身应用做得更加极致,还要往垂直链条上插得更深,深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