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话题永远是最热的,因为在政府大肆张扬查处的背景下,这种新型的分享经济却总是能获得普通乘客的喜欢。面对舆论一边倒的支持,出租行业垄断的坚冰正在慢慢融化。
三环内核心区5分钟内可叫到车
昨天,Uber举行小范围的媒体沟通会,Uber中国工程师团队负责人秦汉在接受越洋电话采访时说,Uber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了50多个国家、300多个城市。在中国市场,目前人们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9个城市可以享受到Uber提供的“人民优步”服务。
Uber公布的数据显示,乘客在手机上叫车后的平均等车时间,北京是5.7分钟,上海为5.1分钟,美国旧金山为2.4分钟。与进入4、5年的海外城市相比,北京乘客通过Uber叫车后等待的时间稍长一些。Uber中国企业传播负责人黄雪称,目前统计的数据,是北京乘客在五环内呼叫Uber车辆的平均等待时长,“三环内核心区域在2-5分钟即可叫到车,四环外的预计到达时间稍久一点,但差距不断缩小,毕竟在北京落地还不到一年。”
去年7月份,Uber进入北京市场,宣布在国贸与三里屯这样的核心区保障提供服务,现在,服务能扩大到三环甚至五环,显然Uber的车辆数量已经在快速增长。消息人士说,现在Uber在北京每天能增加三四百辆车。
Uber甚至能知道路面上有没有坑
Uber说,公司通过专车为大众出行提供服务,核心是大数据,是用大数据的方式解决人们的出行难题,大数据可以做很多事情,甚至能知道路面上是否有坑。“司机使用的Uber应用都有GPS定位,当车辆颠簸时我们就能收集到数据。我们甚至能通过Uber知道哪条道路的路面是不好的,比如是否有坑,甚至能知道这条道路什么时候开始有小坑,然后逐渐变大的。通过Uber能够让城市更安全,让出行更顺利。”
显然,Uber 能做到的,不仅仅是知道路上是否不是有坑。通过大数据,它能做更多的事情。Uber中国战略方面负责人Zhen.liu说:“我们侧重点不完全是专车,而是怎么利用大数据和当地商业合作打造智慧城市。我们下一步会有战略性、策略性的合作,利用大数据与一些城市当地政府与民营企业家进行合作,利用大数据尽可能地解决当地交通问题。数据显示,Uber 40%的出行都是从公共交通不发达的地区开始的。知道了市民的实际出行需求,政府可以重新规划公共交通线路,满足市民的需求。
乘坐Uber安全吗?Uber高级工程师邹佳说,与出租车相比,Uber肯定是更安全的,“因为我们知道司机的位置。当司机输入的终点与其实际行驶路线不同时,我们就可以加强关注,以此来保障乘客与司机的安全。这是大数据分析,是出租车不具备的。”
私家车没有运营资格怎么办?
私家车能否做运营的问题,一直是困恼各家互联网约租车平台发展的核心问题。
Uber 中国区企业传播负责人黄雪说,私家车做运营的合法性问题,在美国旧金山与纽约这样的城市早就“翻篇儿”了,当地已经通过法案允许私家车接送乘客。“美国现在已经有将近40个州或者城市这种立法结构,通过修改原有的立法或者出台新的法案来保障Uber这种新的模式下它的运营的合法性。在美国可能刚开始也有一些不理解不了解,那是因为原来原有的法律是基于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情况下可能是针对原有的一些行业已经几十年发展的行业做出一些规定,我们看到政府有一种前瞻性的通过一些磨合出台新的法案或者修改把这个事情做下来。
此前不久,Uber在广州由于涉嫌无牌照非法运营,遭遇当地工商等部门上门调查。黄雪说,公司也注意到Uber 在某个国家被禁的消息不断出现,但是Uber在当地恢复运营的消息总是滞后的,其实除了在西班牙以另外的方式进入,Uber在其他国家都是正常运营的。“我们的态度是在监管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完善。”
出租行业垄断坚冰正在融化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刺激与引领作用,已经无法逆转。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与工信部、国家工商总局相比,交通部门的动作虽然慢,但是针对市场的大门门缝也在一点点打开。前天,在交通运输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水平透露,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工作小组已经拿出出租车行业改革初稿,正征求各方意见,抓紧修改。
再往前翻,今年两会期间,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说,出租车的总体管理由各城市政府承担主体责任,交通部具有指导责任;交通部对“专车”等互联网打车软件的态度是“鼓励创新、规范管理”。
仔细看各个城市交通执法部门抓黑车的报道可以发现,虽然交通部门也在打击,但是力度总是适可而止,并没有将专车一棍子打死,毕竟这不符合总理对新经济作用的定义。另外,在经济低迷的态势下,“互联网+”这种新兴的业态,可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