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按照计算,2016年已经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在李总理多次呼吁“全民阅读”,并且多次写入两会的工作报告中以后,世界读书日的影响力在中国也逐渐开始升温。
读书很重要,读好书尤其重要。这几年网络自出版的流行和创作门槛的进一步降低,大量低质量的内容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让很多人难以下手选择。我经常能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后台收到读者的留言,抱怨现在的好书越来越少,希望我能推荐一些真正有营养、能给启发智慧或者想象力的好书。
2016年以来我参加过几次作者聚会,大家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为什么现在好作品越来越少了”,有人说出来这样一个答案“在中国,当一个好的创作者,看到别人炒一套房子赚的钱就比他写一辈子东西赚的钱还要多的时候,就没人愿意去费心创作了”。我很想反驳这个观点,但房价过快涨幅、投机倒把思想弥漫的今天,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好书的比例降低是绝对的,但相对的量变导致质变,进入新千年以来我还是看到了不少好书。在即将到来的2016年世界读书日,由于我的读者绝大部分都是互联网从业者,所以今天我给互联网从业者推荐以下6本书,虽然都是一些“老书”,但这些“老书”在我看来都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而且尤其是适合互联网从业者来看的。
《沸腾十五年》
这几年我做科技媒体管理工作,几乎给我们的每一个编辑记者都推荐过林军写的《沸腾十五年》。在中国互联网类的书多如牛毛,但大都急功近利,东扒西凑拼接而成的书籍更是比比皆是,而像《沸腾十五年》这样系统性的讲述从互联网进入中国开始后的15年的历史的著作,非常罕见。写作这种堪称中国互联网史的书籍,需要创业者查阅、收集甚至直接参与、经历大量的互联网发展节点,并且要有足够的影响力能够深入各大互联网机构和企业的核心,对创作者的智力、心力、恒力甚至体力的考验非常巨大。在中国有能力写作这种书籍的人除了本书作者林军以外,也只有方兴东、胡泳、段永朝等少数几人。
《沸腾十五年》是2009年出版的,虽然还不够全面,但也基本上算叙述中国互联网发展最可观、最全面的一本书籍。互联网从业者,尤其是刚刚入门的互联网从业者,我建议把这本《沸腾十五年》细细品读,一来了解互联网发展的过程和脉络,二来通过过去的发展轨迹来推测未来的变革。顺便说一句,4月20日乐视的发布会刷屏了整个科技行业,其实乐视的套路和玩法在本书中描述盛大的部分就能找到些许端倪,只不过组合形式和展现形式不同罢了,核心原理和思想是一样的。
《世界是平的》
《世界是平的》是一本由托马斯·弗里德曼所撰写的畅销书,书中分析了21世纪初期全球化的过程。书中主要的论题是“世界正被抹平”,这是一段个人与公司行号透过全球化过程中得到权力的过程。作者通过其对复杂外交政策和经济问题的非凡的解读能力,解释了世界的平坦化趋势是如何在21世纪来临之时发生的;这个趋势对于国家、公司、社会和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我通读多次,这本书在中国的知名度虽然没有《失控》、《大数据》等知名度高,但其启发意义和对科技行业发展的前瞻却更有价值,书中描述的很多新趋势已经成为了现实并且正在成为现实,这本书也非常适合我们普通的互联网创业者去学习解读,从中吸取养分。从而在变平的世界中,提升自我竞争力,参与到行业的变革中来。
《相信梦想的力量》
《相信梦想的力量》是集速途网几十位编辑几年心血的创业书籍。成立6年以来速途网至少深度的跟踪报道过数百家新锐的互联网企业,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今天已经死亡,也有一些由新锐成长为成熟型企业,甚至其中也不乏上市企业。两年前,速途网认为有必要把这些人的创业故事集结进行出版,给后面的人创业“提一些醒”,于是就有了本书。
同时,这本《相信梦想的力量》是我本人主持编撰的第一本著作。当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乔布斯,比尔盖茨,马云的成功故事到底对年轻人有多大帮助!我个人认为:基本帮助不大。 乔布斯马云等人的故事对年轻人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舞,他们创业的心酸和历程值得我们佩服,但未必值得我们实质意义上去学习。而《相信梦想的力量》中描述的更多的是真正上我们可以接触到的一些普通人的创业故事,在我看来除了马云李彦宏马化腾等人以外,中国还有上千万的创业者,他们才是真正构成中国经济的基础,他们是被长期忽略的群体,但他们真的是年轻人最应该关注,最应该学习,最应该借鉴的。所以《相信梦想的力量》在这个时候给大家推荐,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三体》
《三体》三部曲小说,讲述了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作品对人类历史、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及哲学等均有涉及,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书格局宏大,立意高远,被誉为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去年,这本小说获得了雨果奖!
《三体》被马化腾、李彦宏、雷军等互联网大佬多次追捧推荐下,已经成为我们互联网行业被公认的“神作”。“三体”中描述的各种规则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今天的互联网行业,比如乐视降维对攻传统行业,O2O行业的竞争的黑暗森林,李彦宏是地球最后一个反抗军领袖等等说法都是来自于三体。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内部都对《三体》进行过专项研讨,《三体》中描述的各种生存和斗争法则很多时候适用于我们今天的互联网企业。
《中国通史》
吕思勉的《中国通史》讲述了婚姻、中国民族的由来、中国史的年代、夏殷西周的事迹、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等的故事。虽然《中国通史》上世纪前半叶出品的历史类通俗读物,但其历史价值和历史价值观仍然有巨大的参考意义,及时今天我们所做的白话文类的历史类书籍,其立意和水平也少有超过《中国通史》的。
很多人或许无非理解,为什么要给互联网从业者推荐一本历史著作,历史类的书籍貌似和互联网八竿子打不着。事实上,我们今天互联网行业发生的所有大事,都在历史上发生过,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罢了。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循,互联网亦是如此,多读读历史对互联网研究互联网帮助非常大。除了这本《中国通史》,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也推荐大家细细品读。我始终坚信一句话:只有不忘过去,才能开创未来!
《互联网:碎片化生存》
《碎片化生存》是段永朝在2008年左右出版的一本著作,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和剖析电脑与互联网的发展史,指出这个版本的互联网本质上是“笛卡尔式的”,“玩弄碎片”是它造成的结果。当网民达到一定数量时,虚拟空间必会导致某种根本性的变革,这就是“碎片化”和“虚拟化”。在虚拟世界中,没有“我”和“他”,只有“肉”,“独立存在的个体”必将走向“多个版本存在的个体”。互联网类的书籍大部分都体现在“术”的层面,而像段永朝一样上升到思想和哲学高度的,非常非常难得。
相信大家很诧异“碎片化”这个概念不是这两年刚刚兴起的词汇吗,怎么N年前就有了。没错,其实不仅仅是碎片化,包括互联网金融、自媒体、O2O、生态系统等等这几年时髦的互联网概念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出现,并且被系统化的解读过,只是受制于当时互联网发展的局限,没有普及罢了。段永朝,以及我前文提到的林军、胡泳、方兴东等老师,他们堪称当代的互联网思想家,他们十几年前的著作在今天看来仍然没有过时,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凸显出其历史价值。
写在最后:对于阅读,我的一个观点是虽然今天通过手机、平板等更方便,但阅读需要有体验和思考的空间,这些是手机和平板无法比拟的。如果有条件,大部分时候我们还是看实体书为好。
PS: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