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CEO Lloyd Blankfein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其实我们是一家科技公司。
在高盛36800名雇员中,25%均为工程师和编程人员(约9000人),超过以技术知名的互联网巨头facebook、twitter、linkedin。高盛正全球范围内高姿态拥抱新科技,近年来,对中国金融科技行业也展现出浓厚的兴趣。
而中国金融科技领域在经历了前些年的P2P乱象之后,需要更清晰的路线与战略。高盛对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的分析或许能让业内更加了解国际需求,打造自身优势。
高盛对金融科技公司的定义
7月10日,高盛全球金融机构投行副主席John Mahoney在北京第一届金融科技大会演讲中对行业有所定义。高盛认为,金融科技公司需要以技术为基础,并且专注于金融产品与服务价值链上一部分或多部分,主要包括支付、科技支持型借贷、保险科技、市场结构、资产管理科技和资金筹集,分别对应并包含市场上的互联网支付行业、P2P公司、互联网保险公司、互联网流量平台、数字化资产配置公司和众筹行业。(如图1)
高盛会买怎样的金融科技公司
传统巨头进入某一行业必然伴随着“买买买”。John Mahoney表示,高盛在金融科技公司方面的战略布局主要有三点:第一,合作的金融科技公司需要能够提升高盛的核心业务能力;第二,高盛会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来做一些和已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的事情;第三,金融科技也是高盛扩大业务的方式,金融科技能帮助高盛获得一些新的业务。
比如2014年末,高盛就投资了1500万美元给一家名叫Kensho的金融数据服务商, Kensho正在研发的一种针对专业投资者的大规模数据处理分析平台,该工作平台将可以快速、大量地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分析工作并能实时回答投资者所提出的复杂的金融问题,将能部分取代投行分析师们的工作,从提升金融核心业务、达成协同效应和开拓新智能业务三个领域都可提升高盛竞争力。
高盛眼中成功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
网络流传着一句话:能被巨头买下的可能是好公司,买不下来的将是成功的巨头。
John Mahoney概括了6类成功的金融科技发展战略,并列举了中国的代表性公司。战略包括:流程精简化、高附加值业务智能化、去中介化、数据高效化、市场聚焦化、客户权利自主化。
互联网金融保险改造中国传统保险行业,缩短了与客户接触距离,精简了传统投保流程,提供新投保方式。如中国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是“流程精简化”公司的典型。
“高附加值业务智能化”在互联网巨头领域有中国的蚂蚁金服、腾讯,技术聚焦公司代表是PINTEC集团(积木盒子母公司)。“高附加值业务智能化”内在含义在于将金融行业的核心环节用技术所代替,蚂蚁花呗、借呗;PINTEC的读秒(智能信贷)、璇玑(数字化资产配置);腾讯的微粒贷,都是通过算法、模型等技术壁垒,使得高附加值业务更加快捷、便利和平民化。
P2P公司是“去中介化”的代表,中国巨头有平安集团下的陆金所,专业公司有拍拍贷、点融网。“数据平台”代表是融360;“市场聚焦化”,旨在细分金融市场,巨头有布局供应链金融的京东金融,新兴公司有分期乐、趣分期等学生贷款服务公司;“客户权利自主化”则给予用户更大的选择权利,如基于搜索引擎的巨头百度金融,和新兴公司闪银、百融金服。
涉足金融科技领域的不止高盛一家。根据麦肯锡的统计,近年来风险投资对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大幅加码,在过去5年里大约有230亿美元资金流向了该领域,仅2014年便有122亿美元,投资热度正持续升温。
洞察市场先机的玩家将拥有先发优势。PINTEC集团(积木盒子母公司)2015年提出“智能双核战略”,以技术为核心打造智能借贷与理财服务,目前已与数十家金融、互联网大型平台达成战略合作;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集团年会演讲时表示,未来京东集团除电商外,将聚焦金融和技术;摩根大通CFO Marianne Lake在2016年度投资者会议上称,摩根大通不仅是一家投行,也是一家科技公司;日前,德银也斥巨资研发分析师机器人,据说初步实验效果超出想象。
金融巨头开始在科技领域买买买;技术起家的金融科技公司则不断拓展金融边界,补充传统金融的不足。金融科技正从不同角度改造着金融业,似乎成为了未来金融的代名词,赢家尚未可知,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金融与技术的结合将改变金融的面貌,未来金融的竞争力不再是牌照、网点或规模,而将从科技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