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易到,可谓流言横飞,频频被曝各种问题之外,甚至还出现了停业转做汽车电商平台等 “黑公关”事件。尽管易到在积极澄清,但似乎人们更愿意相信那些“流言”。
只不过,在传播“流言”间,人们似乎忽略了几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在前不久融创中国战略投资乐视网的发布会上,融创除了给乐视网注资150亿之外,董事会主席孙宏斌更是透露了个人“打车只用易到”。第二,易到将在近期启动上市计划,并且受到资本市场的大力追捧。
第三,共享出行市场的增长空间。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与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交通出行领域市场交易额约为2038亿元,较上年增长104%。融资超过700亿人民币,比上年增长约124%。未来,共享出行行业市场规模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
第四,网约车合法化的政策背景,为整个行业健康、稳步、成熟而且长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五,易到人才战略背后的长远意义。今天,撇开前四点,我们来说说企业在人才战略发展上优势的重要性。
早在微软依然让无数互联网人才趋之若鹜时,比尔·盖茨先生就意识到微软最大的挑战是“继续快速地发掘和雇用和现在的员工一样优秀的人”。为了继续保持微软的“伟大”,微软追随人才,到中国办了研究院。但遗憾的是,在随后的市场竞争中,微软很快被其他的后起之秀超赶迭代“,究其根本,是新风口聚集了足够超越它的人才。
在互联网迅速渗透国民经济生活的这几年,新兴的风口行业,像海浪一样叠涌,也总能聚合一批优秀精尖人才,这两年炙手可热的网约车行业亦不例外,从网约车双寡头企业滴滴和易到的“挖人”布局中就可见一斑。
据公开资料显示,网约车老大滴滴先后在解决融资、政府关系、技术、市场等各个维度拉开了一场“挖人”大戏,包括曾任高盛亚太区董事总经理的柳青和曾任高盛亚太区执行董事的朱景士(应对融资),曾为司局级干部的李建华和原交通部运输服务司出租汽车管理处副处长张贝(打通政府关系),以及曾任雅虎研究科学家的何晓飞(解决技术问题)等多维度的引进人才行动。
国内最早的网约车品牌易到在纳入“乐视生态“后开启的“挖人”之路, 5月,阿里巴巴集团原农村淘宝中西部大区总经理冯全林加盟易到任职COO,9月,Uber美国原负责中国区反作弊业务的技术大牛尹佐宁博士加盟易到任技术副总裁,10月,高德地图服务研发中心总经理张凡加盟易到担任技术副总裁。此后,易到还开启了千人招聘计划,以及“乐视高管校园行”计划广纳人才。
据了解,除部分高层悍将加入外,还有大批中层人才已加盟易到。而且,从去年10月开始,易到产品技术研发团队就不断引进产品和技术方面的牛人,今年5月其团队人数就已经增加到原来的4倍。
人才“收割”,给了“绝地反击”的易到一股强劲势头。据艾瑞和易观的移动出行市场的数据显示,易到月度活跃用户已经连续11个月保持稳定增长,而且还创造了移动出行行业里最长的连续增长记录。目前,易到的用户端,活跃司机总量达到600万,活跃乘客用户达到4000万。
重要的是,接下来的易到,布局建立“共享汽车生态”模式,和滴滴的大出行平台形成差异化发展。在易到的构想中,未来的易到将在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及与车主强相关的二手车交易、汽车保险、汽车金融、维修保养、物流等领域逐步发力,打通整个汽车产业上下游,形成服务闭环,甚至颠覆整个汽车产业。
而且,除了做“生态”,易到的定位中,更是要为用户提供极致体验服务。一面要有深度和广度,一面也要追求精尖和极致,显然,战略发展背后离不开高精尖人才的需求。
而这,也是在乐视之后,不少投资者看中做高品质服务易到的关键所在——“生态易到”能够持续增长做大做强的根本动力,人才。
一个不争的事实,任何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掌舵者“挖人”决策背后,显然是战略和战术上的双重需求。
诚如李开复老师所言,人才在一个信息社会中的价值,远远超过在一个工业社会中,因为在一个工业社会中,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或许比一个一般的工人能多生产20%或30%。但是,在一个信息社会中,一个最好的软件研发人员,能够比一个一般的人员多做出500%甚至1000%的工作。
新规之后,网约车之争进入下半场,关于精耕细分领域,做更极致化的服务,在后专车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业界资深人士认为,谁能顺应新政要求,及时对产品、战略、用户体验等各方面做出适当调整,谁就能赢得未来,而易到率先从人才布局入手,无疑是为未来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