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星、LGD等曾经的液晶巨头宣布退场,不堪疫情冲击的中小面板企业也陆续计划停产或寻求转售,供需失衡已久的液晶市场终于在今年6月实现触底,迎来以平稳为主旋律的新周期。
随着液晶面板价格的稳定回升,新的全球液晶产业格局也在中国大陆地区得到了落定。多家券商公司认为,液晶产能整合于中国大陆是必然趋势,未来液晶行业话语权及定价权将掌握在中国双雄TCL华星、京东方手中。
近年来,液晶技术门槛降低使得面板厂盈利空间收缩,即使周期恢复上行,仍无法为厂商带来绝对的营收保证。可以预见,此次行业整合后,液晶面板产业进入效率为王时代,产能将在一定程度上聚集于TCL华星等拥有行业领先经营管理能力、能够保持高效率产业运营水平的企业。
市场供需回稳,行业集中度加深
一直以来,面板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壁垒与盈利空间呈正相关关系。近年,液晶面板生产技术走向泛化,中国大陆厂商以绝对的价格优势打破了日韩企业建立的竞争格局,也引发了一场供需平衡振荡,让海外厂商在巨额亏损压力下频频撤退。
全球疫情爆发,加速了三星、LGD等厂商在液晶领域的产能退出、供需关系回稳,甚至带来了久违的市场需求缺口与价格上涨。
产能库存回归健康水位,今年6月开始,液晶面板价格由跌转涨,7月持续稳定向上,液晶TV面板报价飙升高于预期。此外,光电协进会PIDA认为,韩企产能的彻底出清将为2021年全球电视用面板带来6.9%的供需缺口,届时,中国大陆将以62%的份额大幅领先于全球其他地区。
Trend Force分析师曾以产能扩张的角度观察,表示未来中国大陆面板厂的成长态势迅猛,面板厂可能透过生产收敛、并购或买厂的方式提前进行整合,牵动未来显示器面板供应版图。
光大证券同样认为,当前的格局是竞争优化的结果。行业产能整合正在加速,中小产线面临转售或产能缩减,液晶面板行业的集中度将有所提升,利好存活下来的面板厂商。具体到利好的企业而言,多家券商一致认为, TCL华星、京东方的龙头地位将由此进一步增强。
实际上,由TCL华星、京东方组成的液晶市场双寡头格局早有雏形。今年第一季度,TCL华星、京东方的大尺寸LCD出货面积共同占据的全球份额超过35%,位列全球前二。群智咨询预测,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加之潜在外延并购机会,二者将继续扩充产能,在未来拥有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
对于经历了长时间需求错配的液晶面板行业来说,集中化趋势加深,将有助于稳定市场供需秩序,减缓周期波动,并将使市场价格带向一个更合理的位置。
群智咨询李亚琴认为,从面板产业周期特点来看,面板行业每一次进入低谷期,整合和重组都会发生,而并购则有望形成优势互补的效果。“希望产业整合和重组能够朝向产业资源更优化配置、更少的价格非理性竞争、更良性的产业链上下游双赢,实现全产业链共同盈利。”
产业整合,效率至上
虽然有周期上行势态作支撑,但液晶技术门槛降低使得盈利空间收缩,单纯的产能集合无法保证绝对营收。可以预见,液晶面板产业在完成整合后,将进入效率为王时代。
一直以来,液晶产业链中游的面板制造资本投入大,盈利能力不仅受市场供需影响,更与生产管理效率不无关系。
复杂的生产结构、设备检测维护、无尘车间管理……中国大陆液晶产能得以在十年内实现追赶,一方面依靠日渐成熟的液晶面板制造技术,另一方面凭借较低的成本与不断提高的管理效率。
借业内以效率领先的TCL华星为例。Wind曾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期,TCL华星连续27个季度保持着全球领先的EBITDA率排名。中信证券同样曾对TCL华星双子星建线策略、大尺寸面板切割效率等优势进行分析,认为TCL华星的高经营效益和效率来源于其满产满销等各方面极致降本增效的综合领先。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以来,TCL华星是几家液晶龙头企业中唯一一家营业利润率始终为正的企业,即使在全行业深陷亏损低谷的2019年,依旧保持了效益领先,实现2019年前三季度营收245.6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8.4%。此外,在受到周期与疫情双重压制的2020年第一季度,业内接二连三传来低世代产线面板停产的消息,而TCL华星逆势增长,实现大尺寸产品出货面积同比增长58%,保证了业务的稳定增长。
总体而言,消极的市场环境下,生产环节效率、产品良率、产线安全性等是考验面板厂商能否存活下来的能力指标,而这些效率至上的能力,也是积极市场环境下,能够顺利组织达成重组、合理运营多产线的必需条件。
如今,虽然多家市调机构看好液晶面板价格在第三季度的上涨态势,却无法对第四季度的价格持续走高抱有完全的信心。
中长期而言,市场终将回归到由稳定供需关系决定的价格区间,短期利润红利将削弱。届时,液晶面板产能应在一定程度上聚集于拥有行业领先经营管理能力、能够保持高效率产业运营水平的企业,才能将产业重组的积极效应充分发挥出来。
正如群智咨询李亚琴所认为:“希望产业整合和重组能够朝向产业资源更优化配置、更少的价格非理性竞争、更良性的产业链上下游双赢,实现全产业链共同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