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赳赳老秦”撼动过、被富大龙演技征服过、刷过无数遍秦昭襄王梦中与惠文王见面片段的观众,或许绝对没有想到,大秦帝国系列的收官之作,从万众期待,豆瓣8.9分开场到万千吐糟滑落至5.9分,口碑崩得如此彻底。
或许从其定名为《大秦赋》起,就注定了这是一部极其“拧巴”的剧,无怪乎登顶2020年度观众最失望电视剧。
1.拧巴的制作
《大秦赋》的制作出品方是西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据企查查信息显示,它成立于2010年8月,主要任务就是投拍《大秦帝国》系列影视作品,控股大股东是曲江文化集团,是由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投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多文化产业布局的大型国有企业。
除了曲江文化,《大秦赋》的出品方还有上海腾讯企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之所以说《大秦赋》“拧巴”,一来是因为背后的版权改编,“大秦帝国”电视剧最早是改编孙皓辉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这是一部耗时16年写就的500万字著作。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自播出后取得广泛好评,还斩获了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和最佳美术奖。
后面两部分别是《大秦帝国之纵横》和《大秦帝国之崛起》,在2013年和2017年播出,播出后尽管也有争议、有波折,但仍然延续了良心剧的高口碑。
2018年4月,西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即将拍摄的《大秦帝国》使用的是原创剧本,与孙皓辉先生的小说《大秦帝国》无任何关系”。
或许这也注定了剧本打磨对主创团队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官方称历经8年剧本打磨、4年建组筹备,拍摄235天,这更增加了观众更多的期望值。
不少人还吐糟了剧名《大秦赋》,认为“赋”作为一种汉代盛行的文学体裁,与“秦”放在一起略显怪异。
事实上,战国时期诸子散文中已有“赋”,赋也是由楚辞演变而来,只是赋在战国甚至秦代未成气候,当然把它理解为后世对秦主题作品的理解倒也无可厚非,只是一开始的拧巴”,后续就更觉得“哪哪都觉得不对劲”。
2.拉胯的剧本
正所谓,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内容创作者都知道,有时候,创作周期长不一定是个好事。
从制作班底来看,《大秦赋》与“大秦帝国”前三部相比其实并不逊色,甚至前几集宏大且较为还原的战争场面,令观众直呼“果然是大投资大制作!”从演员表来看,没有流量小鲜肉,无论是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还是邬君梅、辛柏青等,都可谓是实力派演员,即使是扮演赵姬的朱珠,此前在影视剧中的表演也可圈可点。
如此强大的阵容,令人尴尬的是,张鲁一、赵姬成为全网吐糟的靶心,被称为一个是“吼式”表演,另一个是“傻白甜”。
某种程度上,演员自身对人物的把握可能有提升空间,但让40岁的张鲁一演“弱冠之年”的赢政、赵姬与“奸夫”嫪毐及后者叛乱的戏份过多,本身剧本和角色安排就有问题。即使“影帝”段奕宏演技也颇显“浪费”,对其饰演的吕不韦一角,剧本设计同样存在瑕疵,人物缺乏立体感。
《大秦赋》口碑之所以呈现断崖式地崩塌,最大的问题还是剧本的拉胯。尽管小说也好、影视剧也好,都不能当作历史来看,但对于内容而言讲究故事性,本来这一部的大秦帝国,应该讲述的秦王赢政的成长经历,是如何“奋六世之余烈”,完成六世以来的统一大业。
然而前面四十多集讲赵姬与嫪毐的笔墨过多,还被网友戏称为“大秦妇”,最后仅用两三集的时间匆匆完成了扫灭六国,没有真正触达到观众的爽点。观众想看到的是,混乱战国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大一统王朝的。
此外,牛牛观察认为,《大秦赋》除了情节节奏的混乱,人物塑造又陷入脸谱化的境地,过分美化秦国及赢政,《大秦赋》为塑造嬴政的美好人设,给嬴政的台词加了很多“糖”,反而滋生为秦始皇“洗白”之嫌,实则没有必要。
一部史诗巨制剧既要让观众满意又要得到史学家的认可,并非易事,观众的口味难捉摸先放一边,想必尊重历史仍是历史剧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