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科技黄允松:中国数字化产业的四大趋势

2021-07-31 15:42:20来源:威易网作者:

在日前刚刚圆满结束的 CIC 2021云计算峰会上,青云科技董事长兼CEO黄允松带来精彩演讲。黄允松的演讲主题是《以坚实,赋予数字化以自由》,给参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日前刚刚圆满结束的 CIC 2021 云计算峰会上,青云科技董事长兼CEO黄允松带来精彩演讲。黄允松的演讲主题是《以坚实,赋予数字化以自由》,给参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以下是黄允松主题演讲实录,以飨读者——

\
青云科技董事长兼CEO黄允松


大家好!今天开这个会是不容易的,大家也知道最近德尔塔病毒在很多省份都在快速地传播,各地也在下雨,所以非常感谢大家亲自来会场参会。
 
非常高兴又站在这个舞台上。我在 2018 年的 CIC 大会上讲,说我们要始终不渝地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小帮手和小能手。走到现在,2021 年,又过去三年了,随着云原生和基础设施软件平台的广泛开源化运动,产业之间的做小生意似的、没有道理的竞争变得越来越少,我们基于基础设施和源代码层面的、基于开源社区与开放标准上的合作越来越多。
 
这是为什么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以坚实,预见数字自由”,因为我们看到,数字化转型终于迎来了基础设施软件层面和系统层面的坚实性。
 
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我相信应该没有太多的企业家或者行业内的人存在疑问,即便是农业、工业和传统制造业。一般来说,企业在追逐数字化的时候是有自己的设计目标的。第一项是战略,其实战略往往不在我们普通人的考虑范围之内,所以先说一说我们大概能看到的组织变化。
 
我相信在座各位多多少少经历过所谓的 OA 时代,也就是办公自动化的时代。大概在 90 年代,在这个行业开始推行无纸化办公,即 OA(Office Automation),后来大家觉得这是个笑话,而大约三年前,基于移动的 OA 又广泛兴起,同时结合了大数据的能力、人工智能的能力,帮助大家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加敏捷。
 
前两天我看到有两篇新闻,都是跟组织数字化的一个方面有关的,中国和美国两家企业都是在做文字处理,不约而同地都在讲一个理念—— Document AI,实际上很好地切合了目前的需求,组织结构也要进行广泛的敏捷化和数字化。
 
去年 3 月份,我在发出青云科技的全员内部邮件的时候,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说的就是有关组织结构,“希望我们能通过三年的努力,来打造一个矩阵化、数字化和松耦合结构的青云科技的组织结构”。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我们看到为了实现前面的业务数字化和战略数字化,我们的组织也必须这样做。
 
业务数字化,应该是整个互联网行业以及云计算行业谈论最广泛的话题,整个 IT 行业和通讯行业的本身价值就在于帮助各行各业的业务不停进行数字化转型,一直到其应该接近的本质。
 
在数字化推进的整个过程中,一般来说我们有两个逻辑,实际上大家可以看到无论是青云科技,还是计算机行业、其他行业的玩家都是在这两件事上花工夫,一方面是应用,另一方面是应用背后所产生的数据。
 
在早些年,差不多在 2007 年以前,就是 iPhone 一代发表之前,其实没有那么多人认为数据有多么重要。自从 iPhone发表之后,带来移动终端设备的爆炸性增长,物联网所带来的设备增长量更是指数级的。当设备终端多了,应用程序的品类多了,这时候数据会变得更多。
 
所以我们在历届的CIC大会上,从最早的Resource Centric(即资源导向)的云计算的战略方向,到慢慢变成 Application(应用)导向,变成 Service(服务)导向,接下来又走向 Data(数据)导向。
 
是不是说 Resource、Application、Service和Data是矛盾的呢?并不是矛盾的,这是我们在数字化的浪潮中所走的几个步骤。
 
现在我们看到,无论是资源、应用、服务还是数据,全部都在整个社会数字化转型的结构中。我们甚至可以把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这两个字删掉,换成“人类”。如果大家很关注消费者互联网里的变化的话,应该看到最近两年多在硅谷非常兴盛的概念是 Metaverse ,中文“元宇宙”。
 
中国大陆跟进的速度也非常快,我们看到 Metaverse 并不仅仅是简单地站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维度,而是维度更高、更抽象,站在我们人类自身与社会的维度,不仅仅是制造、零售、支付等,更多的会考虑有关抽象的、非具体化的,有关人类的、甚至情感的这些东西。
 
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还是其他任何类型的组织,甚至包括我们个人,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时候有两个前提条件。
 
“统一建设数字基建底座”是青云科技的主要工作,我们从第一天开始的九年来,一直只专注于做基础软件层面的研究和开发,并以开放源代码的形式投放到整个社会,不仅限于中国,也投放到全球。但是这些是基础层的,如何能解决离我们很远的数据问题、业务问题呢?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我们的合作伙伴、服务的客户一定要在思维上、战略上进行改变。
 
在 2019 年的 CIC 大会上,我曾经讲过一个例子,从传统的百货商店和商超连锁转型到线上零售为主、线下为辅的形式,实际的核心推动力和技术没有关系,很重要的一点是战略和思维的转变,我们到底以什么为主要的路径,以什么为辅助。就像我们经常讲,优先级管理在我们战略决策中非常关键。
 
在美国硅谷有一句话叫“云计算是 CEO 工程”,Cloud Computing is CEO project,用我们中国话说就是“一把手工程”。这点很关键,但话说回来,站在个人的角度,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一把手,所以当你看待自己的生活方式变化的时候,实际上你也需要有这样的战略视野和思维模式的转变。
 
在整个基础设施的推进过程中,图上这四个趋势:云原生、全场景数字化深入、绿色可持续的数字化、中国科技服务数字中国,在当下,尤其是中国社会的数字化产业转型中,我们认为是重要的。
 
第一个趋势,云原生势不可挡。我相信最近大家很关注云原生,这也是我们青云从 2016 年就已经在投入的领域,只不过当时没有找到特别好的脉络,即便那时候的硅谷也没有特别好的脉络。为什么我们这些年的最大投入是在 Cloud Native(云原生),为什么云原生很重要?核心在哪里?这是大家都要理解的。
 
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作为 IT 工程师,在任何一个企业都是边角料,部门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 IT Support team (IT 支持小组),属于在一楼墙角办公的部门,特别惨。但是我们年轻的时候就是那样的岁月,因为计算机一点都不重要。但是你看到经过第一代 PC 互联网到第二代 Mobile Internet(移动互联网),我们能看到一个很明确的事情,IT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成为了核心竞争力,尤其是非高度挑战技术含量的、面向消费者的生活流程化服务的方向上。
 
到了云原生时代,实际上IT和业务是分不开的,而且有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科技先行。科技最早是一个工具,用以支持我们的业务,而现在科技在引领业务的创新,这一点很关键,尤其是数据能被大规模获取并且进行分析,当然,前提是去除敏感信息,能够符合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对于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条例的要求,这一点是牢不可破的前提条件。
 
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能在数据上挖掘海量业务创新的线索,是海量的,而不是一条、两条。普遍性人民群众都在谈内卷,所谓内卷的本质就是因为没有在数据中找到去罗马那 1000 条道路里的唯一一条正确的路,数据才能让我们不内卷,只要没数据,就会内卷。
 
在此过程中,青云科技想要怎样为大家提供端到端的云原生全家桶呢?我先说几个例子:
 
首先,我们对于资源层的看法,其实已经讲了好几年了,Resource Centric(资源导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但资源层是无处不在的,而且资源的类型并不以虚拟化为唯一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裸金属硬件,也可以是虚拟化、容器模式,即便是虚拟化,也不仅限于 XEN 或 KVM ,即便是容器化,也不仅限于所谓 Linux 上面的 Docker Container,它有很多种形式,比如我们走向下一代的互联网骨干网的网元控制器的调度系统。
 
在 2017 年的 CIC 大会上我讲过,我们会认为 Single Kernel(单核)会是比容器模式更加适合互联网、网络、控制器、网元的执行基础设施。所以技术的演变实际上是非常快速的,我们演变的核心思路在哪里?一定是以最恰当的、最低的经济成本以及最高的所能达成的社会效益为选择。所以我们的容器平台 KubeSphere 100% 开源在 GitHub 上,以及它对应的 QingCloud KubeSphere Engine,都是在以服务的形式在互联网上予以直接提供。
 
存储,尤其是文件存储,在超过 10 年的时间,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工业界都几乎没有任何创新。我们有一个产品项目 HydroFS,是一个分布式的文件系统,从零开始设计的开源产品。前面的 NeonIO 实际上也是一个用来应对云原生时代所需的存储基础设施层的框架。
 
“全象”,可能很多关注青云的人都听过,这是在 2017 年底时我们推动的内部项目,名字的意思是“全知全觉,大象无形”。我们想要表达的是,第一,应用程序的开发不应该以年、以月、以周来计算,我们认为应用程序的开发应该是以分钟、以小时,最多以天为单位计算。第二,应用程序开发一定有框架,大量重复性的活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第三,需 100% 开源,并且有最多的框架,商业模式应该引入插件。我们称它为“全知全觉,大象无形”的意思就在于此。
 
我们看到的都是物理世界中的基础设施,那么物理世界的基础设施如何进入数字世界?解决方案不外乎是边缘及物联网的一系列产品。这里涵盖的范围极其宽泛,我们可以看到最基础的就是我们的生活空间,如建筑物。建筑物有一个非常小众的细分市场——数据中心。
 
我们在山东某数据中心里,进行数字化的改造,就这一个数据中心,我们投放下去的测点刚好 50 万,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细致到什么程度?一个数据中心投放的测点就高达 50 万。我们可以假想一下,整个北京市如果完全数字化,要投放的测点是多少?我觉得可能是 5000 亿个测点,因为北京市很大。因为我们要解决是我们称之为“全域”的问题,最终我们可以达成全产业链和全面的数字化、智能化。
 
在整个推进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两个核心点:边缘计算和物联网。云计算从中心为核心的方式,变到边缘不再是边缘、边缘也是核心组件的方式。这一点大家可以通过观察云计算行业的龙头 AWS,以及他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可以观察他在依赖哪些云计算后台的技术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你会看到整个边缘不再是补充件,边缘已经是核心件了。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每个人都在谈论下一代汽车,难道你觉得一辆电动汽车特斯拉真的就是汽车的下一代吗?显然不是,因为我也开过,我用了大概不超过 5 次它的全功能自动驾驶操作后,就再也不用了,我开汽车的技术一般般,但是作为一个资深码农,我也不会用它了,因为它真的非常笨。所以我们今天所谓的新一代汽车,目前状态是过渡型产品,过渡在哪里?其实现在所有的车厂在努力地把汽车做成一个电脑,拼命把它做成一个电脑,在上面可以打游戏、看电影、听音乐,这些事情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实现。
 
我们看到下一代汽车里,车路协同会更重要且非常专业。我们很难想象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的时候,所有的数据会到达北京、上海、广州的中心节点数据中心,这是不可能的,它甚至不能到达南京、杭州、武汉、成都等市级中心的数据中心,那也是不可能的。它的数据中心在哪里?就在路边,在电线杆、像小配电箱一样,一定是这样子的。
 
这时候网不再是网,网就是云。我说的网是广域网(WAN),Internet Wide Area Network。边缘不再是辅助件,边缘就是核心件。我们的全域数字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会使得中心云是一个过渡形态。
 
最近“双碳”的话题非常热。其实我前面提到的 Intelligent Building(智慧建筑物),建筑物的转型过程中,很多时候的第一个命题往往并不是人机友好,而是如何提高能效,控制没有意义的能源消耗。在这一点上,毫无疑问,我刚才讲了一个例子,我们在山东某数据中心,一个数据中心项目投放下去的测点是 50 万。为什么投放这么惊人的量级?我们的初衷目的非常简单,我们想达成的第一个目标是大幅显著地提高能效,降低能源开销,从经济上说就是降低电费。要想真正实现国家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及“双碳”目标,数字化是唯一的道路,因为体量太大,所以没有办法通过人类的手动管理解决。
 
我相信在座诸位应该很了解,国产化的浪潮是势不可挡的。在这一点上,虽然说科技跟音乐一样无国界,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我们行业在迅速地因为国际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我们站在中国的舞台上完整地为国家的端到端产业链提供全套全面的、完全吻合国产化的产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