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2004年5月21日 9:00 人 物: 西安软件园主任 毛爱亮 采访整理: 记者 吕梁
软件人才问题一直困扰着诸多软件企业以及很多希望致力于此行业的学生,其中体现最为突出的就是软件人才短缺的问题,对此,各方都在寻找解决的办法。随着不断兴起的软件人才培训机构,为社会培养出一些软件人才,软件人才短缺的情况应该得到一定缓解,但从西安软件园相关企业了解的情况表明,随着软件产业的急速发展,西安市软件工程师和具有技术知识背景的软件售前、售后服务人员的供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人才短缺问题依旧严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5日21日,记者采访了西安软件园主任毛爱亮,从中了解到他为此开出的“三剂良方”。
软件人才培养需要细分
记者:一年一度的应届毕业生就业高峰开始逐渐平静,在软件行业,您认为人才就业都存在哪些问题呢?
毛爱亮:在软件人才就业过程中,企业与人才之间存在一个矛盾。一方面企业需要有工作经验的学生,能为公司带来直接效益;而另一方面,学生刚出校门几乎不可能有工作经验,这种矛盾给学生就业制造了极大的障碍。软件企业会抱怨说没有适合的人才,而学生则抱怨说公司太苛刻,这种矛盾是时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从这种矛盾关系上看,人才短缺应该是一种相对短缺,实际上公司和软件人才之间缺乏一种清晰的定位。
记者:您认为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呢?
毛爱亮:要解决这一矛盾,我认为软件教育有关机构应该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对不同的软件人才进行分类,并且细分市场的需求。可能大家都知道软件人才短缺的问题,可是大家不清楚到底做什么样工作的软件人才是短缺的,从目前来讲,软件销售工程师,软件服务工程师的需求量远远超过软件技术开发工程师。因此,软件人才的培养也要根据软件行业的特点,按照技术、销售、服务这三个方面来细分,打破软件人才培养就是培养软件技术人才的笼统概念。这样的话可以减少学生就业的盲目性,也可减少企业再培训的成本。其实,很多软件企业在招收新人后,在公司内部还要经过多次筛选,看他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工作,这种筛选的过程往往给企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损耗。如果之前在培养的过程中,教育机构就能有意识地去引导,划分不同的软件人才就业方向,并对这些学生进行细致、科学的人生规划,相信会对学员,对软件企业甚至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记者:除了软件人才教育部门细分人才,目前软件学院联合企业对学生实行定制化培养是不是也是另外一种解决办法?
毛爱亮:从全国来看,西安的软件教育学院与企业的结合是比较紧密的,一些软件学院的学生大二以后会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今后的发展方向,企业也根据各自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一对一的选择,提出定制化培养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到企业实习、参与项目实施,企业也会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费用支持,这种定制化培养其实也是软件人才细分的一种体现。此外,一些软件培训机构还引入了复合式人才培养的概念,招收有一定专业背景,比如金融、财会、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让他们在不改变现有专业方向的情况下,学习软件技术,通过专业知识与软件技术的嫁接,培养出可以适应不同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对学生来讲,通过软件技术的培训也是一种再提高的过程,可以突破专业局限性给自身带来的就业压力。
劳务输出带动软件外包人才培养
记者:随着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软件外包人才也有极大的市场需求,您认为软件外包公司需要什么样的软件人才呢?
毛爱亮:从实际需要来说,首先是语言关,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很多对日外包企业的软件开发工程师日语水平都要求在三级以上,与日方工作人员的沟通是首要的。同时,他们要了解软件外包的相关流程以及具备软件开发的技术水平,这一点应该说是软件开发工程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此外,在外国文化、礼节上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记者:软件外包业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呢?
毛爱亮:软件外包业的障碍主要来自于软件外包人才的能力,还是前面所说的语言水平、文化背景这些问题,毕竟与外国文化的差异不是一两天能改变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系统的学习,尤其是一些国外的礼节,需要真正地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才能有改变。因此,软件园和相关机构正在考虑对软件外包人才采用劳务输出的方式,让他们去异国做相关业务,这样才能根本解决软件开发过程中由文化差异而导致损失的问题。从目前运作情况来看,软件人才劳务输出的概念得到了一定的认可,第一批对日输出团已经组织完毕,不久就将进入日本软件行业。
改善环境、吸引资源为供需双方搭台
记者:西安软件园组织软件人才劳务输出可以说是人才培养的一种对外措施,那么对内来说有没有相应的措施呢?
毛爱亮:对西安软件园来说,目前主要的工作是改善环境,吸引国际知名公司入驻以及争取更多资源。像Intel技术支持中心入驻西安软件园后,我们希望这样的国际知名大公司给园区内的企业带来更多先进的技术信息,从而促进企业软件人才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整个园区内企业的技术水平。
记者:那么西安软件园将从哪些方面来改善环境,吸引更多国际知名公司入驻呢?
毛爱亮:从硬件设施上讲,软件园已经对供电系统和网络系统进行改造,新的电力系统采用“两路四电”的模式接入,确保整个园内任何时候都能有正常的电力供应。网络系统改造增加了整个网络的带宽,将原来的带宽提高了4倍。另外,随着软件园入驻企业的增加,吃饭问题也成为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软件园兴修的第二餐厅在五月底可投入使用,第三餐厅则预计在明年初就可投入使用。硬件环境的改善无疑将为园区内企业员工提供更加舒适的办公条件。从软件环境上说,软件园开始着手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后勤服务队伍,并定期为后勤人员提供相关的培训,通过服务改善园区的软环境。在服务中还有一项是软件园将在融资、税务方面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甚至可以为一些归国留学生自主创业的小型软件企业代办注册、税务等方面的核心业务。
记者:据了解,软件园也有专门的培训中心,给园区内企业的员工提供再培训,进行这种培训的初衷是什么?
毛爱亮:软件园的培训中心是在看到很多企业有给员工进行再培训以提高业务水平的想法,但又没有足够的精力和人力来组织而制定的解决办法,目的是通过定期的培训将那些希望得到培训的员工集中起来进行培训,减少软件企业的成本,并且通过软件园的组织,师资力量以及课程安排都能有一定的保证。
另外,将软件人才培养和产业界挂钩、互动起来也是西安软件园要做的,西安软件人才培养联席会议就是其中之一,今后,软件园还要继续给人才供应方和需求方搭台,在一个供需的平台上推动软件产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