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MP3的光环令这种结构简单、技术普及的随身听产品成为最高端的数码音频设备。然而随着众多厂商介入市场以及解码芯片和FlashROM闪存芯片的量产化,昔日高贵的MP3随身听终于走下神坛。正所谓物极必反,始终处于病态的MP3市场似乎从“暴利”时代走向了“劣质”时代,而那些OEM杂牌产品以及来路不明的舶来货自然成了始作俑者。那么,我们普通的消费者在选购MP3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决定音质的关键:解码芯片
对于MP3随身听而言,解码芯片可谓最为关键的部分,甚至直接决定最终的音质表现。作为有损压缩的MP3格式,优秀的解码质量能够很大限度上弥补音频信号的损失。相反,低端的解码芯片会令MP3的编码信息进一步损失。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MP3随身听所采用的解码芯片主要有Philips的SAA7750/SAA7751、Sigmatel的STMP3410/1342、Telechips的TCC730/TCC731、Samsung的S3C2410等。从成本来看,这些解码芯片的差距非常大,而由此所产生的效果差异也十分明显。
一般而言,800元以上的中高端MP3随身听采用Philips或者Telechips的解码芯片,而中端产品多半采用Sigmatel以及Samsung的解码芯片,少数低端产品采用STMicroelectronics或者Sunplus的解码芯片。从命名方式就能看出,部分厂商的解码芯片采用了双芯片形式,而部分厂商则使用单芯片。双芯片的好处在于分离解码芯片与控制芯片,这样能够带来更为出色的解码效果;而单芯片虽然损失了音质,但是却可以简化结构,更易于制造迷你型产品。
大部分低端MP3随身听因为采用了较低档次的解码芯片,因此总体音质表现令人无法满意,这并不是换用一副高档耳机就能解决问题的。除此以外,解码芯片还决定MP3随身听能否支持WMA、VQF、RA、MP3 Pro、WAV等更多的格式。更为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少数低端产品所采用的解码芯片已经是几年前的技术,这类库存芯片的综合性能甚至远不及如今的最低端产品,连320Kbps的高编码速率MP3解码都无法支持。
一个好汉三个帮:辅助芯片
解码芯片充当的仅仅是MP3的灵魂,而要让一部MP3随身听真正运作起来还需要其它辅助芯片。其中,数/模转换芯片和功率放大芯片也在MP3随身听的整体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数/模转换芯片好比是解码芯片之后的第一道关卡,优秀的数/模转换芯片应该能够实现16Bit转换,同时信噪比在100dB以上,并且集成了数字滤波器,让输出的声音更加纯净,而用于很多廉价MP3随身听的WW8725ED数/模转换芯片远远达不到该标准。
除了数/模转换芯片,我们还能在MP3随身听中看到功率放大芯片,主要用于放大输出到耳机接口的信号。优秀的耳机功率放大器应该做到精准放大,同时运用声学原理将噪音尽可能地消除。然而部分廉价MP3的放大器指标严重偏低,导致音量输出虽大,但是失真较为明显。MP3随身听内部还包括电源供给芯片、LCD控制芯片等,廉价的低端产品在各方面都有所缩水,从而令整体品质表现较差。
稳定性表现:闪存芯片
由于MP3随身听在播放过程中的信号流程完全没有涉及机械运动,所以一般来说只要闪存以及储存卡没有问题,在正常情况下播放时绝不会出现跳音等现象。
然而如今MP3随身听中内置的闪存芯片也可能存在瑕疵。从整体成本分析,低端产品中FlashROM闪存芯片所占的比重甚至高于MP3解码芯片,此时少数厂商自然会选择低劣的产品来进一步控制成本。
很多用户发现自己的MP3随身听在多次删除并写入文件之后,无法识别音频文件。此时不得不重新格式化,然后再复制数据。更有少数用户发现每次复制到闪存的部分位置都会有明显的停顿,播放时也会出现跳音。前者是由于闪存的数据控制芯片兼容性不佳或者FlashROM闪存芯片本身的瑕疵所致,而后者几乎意味着FlashROM闪存芯片存在坏点。
细节表现:电老虎发威
低端MP3随身听一般并不采用锂离子电池,而是采用5号或者7号电池。由于控制电路的拙劣表现以及各个芯片并未采用节能设计,部分廉价MP3随身听在使用普通700mAh镍氢电池时只能播放不到2小时,这自然令人无法接受。较短的供电时间仅仅是一方面,巨大的发热量也令人畏惧。当触摸部分廉价MP3随身听的电池背面时,我们会感受到滚滚发热,此时的稳定性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