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Instagram 是一款只存在于 iOS 平台的社交图片分享应用。4 月 3 日,Instagram 登陆 Google Play 商店,将其触角延伸至用户数量同样庞大的 Android 平台。在此之前,据 Instagram 的官方博客报道,已经有超过 3000 万名 iOS 用户利用 Instagram 拍摄和分享优美的照片。而在登陆 Android 之后,Instagram 的用户数量更是水涨船高。我们前面发表的一篇文章报道,在登陆后的前两天里,Instagram 就已经收获了超过 100 万的 Android 用户。另外,根据纽约时报的统计,在登陆 Android 后,平均每分钟就有 2000 名用户注册使用 Instagram。
我们感叹 Instagram 的炙手可热,同样也惊奇用户对它的痴迷与狂热。的确,应用本身简洁精致的设计为其加分不少,但是作为一款从 iOS 平台移植而来的应用,相较于那些早就存在于 Android 平台的同类应用而言,Instagram 在提前占领用户方面并不具优势。而且,我们之前也报道过 Battleheart 的案例——这款同样移植自 iOS 的应用,在 Android 平台严重水土不服,最终停止开发。所以,综合以上,我们更加好奇:
为什么 Instagram 如此流行?
PCWorld 在 4 月 7 日发表了同题的文章,详细地解答了上述疑问。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 Instagram 的优势总结为:
- 滤镜
- 易用性和随意性
- 描述事物更为直观
尽管保守人士们对于 Instagram 提供的滤镜效果并不认可,认为这些滤镜让生成的图片显得过于花哨,缺乏想象力和艺术感。但不容忽视的是,手机作为非专业的拍照设备,即便像素再高,其成像效果也无法与同像素的专业相机相提并论,一味地坚持手机成像效果的原汁原味反倒毫无实际意义。相反,Instagram 将手机的易用性和随意性发挥到极致,人们在拍照时不需进行场景设置、感光度调节等等复杂设置,照片随手即得,而应用自带的滤镜效果,在后期处理时会遮盖掉过曝产生的噪点或者其他的小瑕疵,同时能使生成的照片趣味盎然。归根结底,Instagram 的自身定位是图片分享应用,强调的是以图片为内容的社交网络,而非用于展示拍摄技巧的图片处理工具。
当然,如果只局限于拍照和简单的图片处理,Instagram 还不足以达到今天的成就。与其它类似的应用相比,Instagram 最核心的竞争力来自于利用图片构建而成的社交网络。
在描述 Instagram 这一特性时,PCWorld 以 Twitter 为例,比较了图片与文字在描述事物上的差异。诚然,在叙述事情原委,刻画人物细节上,文字远胜于图片,不过在 Twitter 中,文字被压缩为 140 字符,易于传播的同时,也就失去了精于叙事的优势了。相比较下,图片呈现事物特性上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效果更加的鲜明直观。在美食、风景、人物这些于文字而言极费笔墨的事物,图片所具有的上述优点体现地尤为明显。其实归根结底,文字描述的最终目的也是希望能够激起读者的画面感,图片越过了这一步,将事物直接呈现出来,干脆而直接。
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篇幅较小的轻量级阅读以及更为直观的图片,“一图胜千言”,诚如斯言。
Instagram 很好地把握住了图片在信息传播上独有的优势,并将其发挥地淋漓尽致。也正因为对信息传播载体的恰当选择,加之对自身发展的准确定位,Instagram 在 iOS 平台的辉煌才得以在 Android 平台延续。而 Instagram 的经历亦为那些在 iOS 和 Android 反复徘徊,左右摇摆的开发商们提供了一个富有价值的参考案例。至于退出 Android 平台的 Battleheart ?抱怨不如求变,一味地苛责平台缺陷远不如推陈出新来得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