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费用越来越高,为什么不买下便宜的房子,再出租一部分位置?软件商每年都向手机厂商支付不低的预装费,移动时代来临,部分互联网企业转变思路,谋划一笔全新的生意:贴牌二三线手机,出租其中的应用位置获利,实现从买方转向卖方的转型。
互联网企业:从租户到房东
“360手机盈利不靠硬件,靠增值服务”,当周鸿祎描绘基于手机商业蓝图时,多数人的直观反应是:奇虎通过自家浏览器、手机助手等在移动端变现。其实,增值服务的获利不仅仅针对自家应用,对第三方软件同样适用——拥有手机品牌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向软件开发商收取预装费,或采取付费分成。
“我们和软件开发商有三种合作模式:一,预装费,软件开发商先支付一笔费用,我们按该应用最后实际激活的台数扣除;二:游戏分成,盛大手机内置了十多款游戏(注:笔者观察超过一半为第三方提供),消费者适用并付费,盛大和开发商分成;三:互换广告,合作厂商提供一些其他形式的广告位,我们预装他们的应用”,盛大手机负责人、果壳CEO郭朝晖向笔者介绍了预装模式的几种生财之道。
为什么要预装?“中国手机小白用户很多,预装应用的激活率非常高,ROI(投入产出比)高”,一位手机业内人士表示。这里有一份数据可以参考,导航软件高德去年上半年每月新激活用户约100万,下半年采取预装策略后激增至每月400至500万,翻了三四倍。
“一二线手机一般会控制预装第三方应用的数量,所以位置很抢手,”前述手机业内人士给出了一份某品牌国产手机的报价单:预装2000万台,保证激活50%以上,根据软件不同每台收取1~2元预装费。山寨机更高,每台3~8元。
这意味着,如果想通过预装的途径切入市场,单一应用推广费将达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若某家公司旗下有多款应用需推广,还要乘以数倍。另外,主流机型预装位置有限,随着互联网公司对移动入口的争夺,“广告位”价格也是水涨船高:“这几年预装费是一路走高的,去年下半年达到峰值,今年上半年小幅滑落。”有意思的是,去年下半年,刚好是这一波互联网厂商立项做手机的时间点,这可能不是巧合。
网企做手机,也有一点点自己的无奈:一些强势的品牌并不按激活数量,而是按出厂数量计费,经过层层渠道后变数很大。“有些手机应用,出厂时明明有装,到消费者手里就没有了”。自己做手机,预装渠道比较可控。
另外,互联网公司变身“房东”,冲击的更多是山寨机市场,对三星、苹果等一线品牌毫无影响,这在机型定价、硬件合作方(都是二三线品牌)可以看出。
轻资产模式降低转型成本
如果“房价”贵到难以承受,也就没有“租户”转型“房东”的可能,网企做手机普遍采取轻资产模式,大大降低了转型的成本。
一:以销定产
营销——预订——付款——到货,这个模式是不是很熟悉?被冠以饥饿营销的骂名背后,是以销定产模式的成功:最大程度降低了库存积压风险,减小了资金压力(预付款,账期短),互联网企业用这种取巧的方式,最低成本试水了手机制造。
二:电商渠道
传统经销商模式吃掉了手机产业链利润的大头,部分中低端机型加价率甚至超过100%。“轻资产”的第二步是严控渠道成本,通过电商配送压缩渠道利润。
三:包销模式
小米的联通百万订单,盛大与中邮普泰签订的300万台合同,本质上都是包销。是否有第三方软件愿意入驻并支付费用,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机型出货量。选择一个可靠的销售渠道,签订一份漂亮的订单是保证该模式可行的捷径。
四:互联网营销
网企深谙眼球经济之道,从小米、盛大,到360,都少不了一番炒作。除了可以积聚人气,推广品牌外,最主要的还是为以产定销模式打下用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