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02年的时候盖茨大叔力荐的平板概念吗?结果以惨败告终。而在几个月前,Courier平板也胎死腹中。难道微软中了“做硬件必败”的魔咒吗?
最近身处“苹果阴影”下的微软不得不再次重磅出击,于2012年6月19日发布重量级产品:“Surface平板”!与以前的几次相比,“Surface平板”发布当天反响不错,微软股价大幅度上涨了近3%。那这个现今市值2580亿美元的昔日巨人能否颠覆平板行业,再创辉煌呢?
i黑马网今天就简单剖析下微软的“平板情节”以及Surface产品。
一、战略远视症导致定位失败
盖茨的伟大无需多言,他早在2002年就预见性的提出未来平板必定大行其道,于是将微软的平板定位成了一款能取代笔记本的产品。有如此定位,我们再翻开当年微软平板的产品档案看看,发现有以下四点对于当时实现这一定位是行不通的:
1、 续航能力差:仅有2~3小时。
2、 价格高昂,很难普及到大众手中。
3、 无线网络尚未普及(3G网络当时也未铺开)。
4、 为触屏设计的App太少(当时存在的应用软件一下子转为触屏App,丧失用户体验)。
通过此事,创业者能吸取到两点经验:
1、 即便有好的战略,也一定要做足市场调研再决定要不要实施。
2、 内容才是王道(设计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创建一套生态机制,让产品自己能够产生丰富的资源)。
二、孤注一掷,生死未卜
从Surface产品的细节上能看出,微软决心将平板电脑PC化,要取代平板电脑与笔记本!能不能做到呢,我们看看微软在发布日公布的一些产品细节:
1、 Surface有两个版本:①RT为标准版,采用ARM处理器,只运行Metro应用②Pro是全能机版,采用Intel处理器,可以在平板上运行所有PC软件
2、 Surface发布会上死机(囧……比尔盖茨大叔每次演示新操作系统都有这个毛病……,这说明Surface平板采用的系统不稳定、不成熟)。
3、 针对iPad缺点(①iPad输入不给力②App Stor应用深度不够,重复度太大)设计:①Surface拥有可拆卸的保护套键盘(可输入的键盘)②Surface Pro 采用X86的Win8操作系统,能向上(Win8以上的操作系统)兼容应用。
4、 首批Surface仅支持短程Wifi连接,不像iPad拥有3G版和Retina版内置的4G LTE版(由于无法随时随地上网,可能会对销售产生一定影响。会限制Surface的发展)。
5、 微软将会得罪全球PC厂商,失去竞争优势(独自推出自家硬件品牌,直接与PC合作伙伴竞争)。
6、 微软要耗费精力去扩充销售渠道(Surface平板只在微软零售店销售,如果这样,微软就会顾此失彼、失去注意力,本末倒置的去打造硬件品牌和零售业务而非提升Windows 8的用户体验)。
7、 品牌老化,消费者接受度低:消费者并不认为微软是一个伟大、时尚的品牌,他们喜欢的是苹果那样的年轻、时尚、充满艺术感的产品。
以上,创业者能得到两点反思:
1、 置之死地而后生。很多时候,创业者应该对自己狠一些,把自己逼上绝路,坚持自己的理念(视创业项目与经验制约,大部分创业者还是要看市场行事)。
2、 做“完美”主义者,设计产品要尽可能的满足大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