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国内部分电影院,推出了弹幕版的《小时代3》和动画电影《秦时明月》,使得“弹幕”这个词语走进了大众视野。
弹幕起源于日本 niconico 网站,它植根于日本丰富的 ACG(动画、漫画、游戏)和深厚的吐槽文化之上,当它飘扬过海来到中国大陆后,迅速在本土的日本文化爱好者、ACG 爱好者之间流行起来,现在主要集中在 Acfun 和 Bilibili 网站。
关于我和 B 站和弹幕
想当年,我也曾是一名纯洁的少女,直到有一次在找某电影资源时误入了 Bilibili 网站(以下简称 B 站),俨然找到了乐土。在 B 站,我可以找到许多电影、电视剧、动画的高清资源,并且无广告。不过现在 B 站上和爱奇艺、乐视等合作的视频是有广告的,这是后话。而当时最让我惊奇的就是弹幕。
所谓弹幕,就是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视频右方实时飞过的其他网友的评论。它们有的是短小精悍的吐槽、有的是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有的是热心字幕君、学霸科普君。在同一个视频,我们能与不同时空的网友进行即时的交流,分享那一刻的感受,产生共同的感情共鸣。
但弹幕也存在很多不足。尽管在聚集了 ACG 文化的 A 站和 B 站,弹幕是最适合的交流方式,但随着网站的壮大,它的用户群也在逐渐变得复杂起来,用 B 站用户的话说就是“B 站已经被小学生占领了”。B 站的用户群体集中在 15 岁以上,而喜爱发送大量弹幕的用户都处于“中二”的年龄,因此在 B 站上的弹幕大多数都是跟风为主。这也是弹幕为人诟病的地方,许多人无法接受弹幕甚至屏蔽弹幕的原因之一就是弹幕的质量低、影响观影质量。
因此在面对一些较为严肃的作品时,许多人会选择关闭弹幕。如此看来,弹幕适应的作品类型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信息量较小的视频中,如肥皂剧、歌舞视频等,或者是那些适合马上和他人进行分享吐槽的搞笑类视频。
当弹幕转角遇到电影
而弹幕电影《小时代》?首先,请允许我问一个问题,《小时代》算得上一部正常叙事的电影么?
电影发展至今,合格的电影有一个最低的标准,最高的目标——好好地讲个故事。自电影在十九世纪末被发明的一百多年以来,电影从业人员都在用不同的手段在完善电影讲故事的手段:画面、音效、剪辑、特效等。而一场好电影与观众的交流是私密的,观众得通过导演精雕细琢的分镜头中感受整个故事。
而当弹幕遇上电影?弹幕对于电影而言,相当于二次创作,因为所有投射在画面上的信息都会被观众纳入,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不可否认,某些弹幕的确对观影体验有所帮助,例如我在观看一些较为冷门的纪录片或者生肉(未翻译的外国片源)时,就非常感激热心的科普君和字幕君的工作,而在观看比较有争议性的东西时,有些网友的长评也非常有意义,值得按下暂停键把它看完。这都是建立在弹幕的质量和数量都比较上乘的情况上。
但是在电影院,我们无法按下暂停键,也不能屏蔽垃圾弹幕。的确,像《小时代》这类剧能产生大量槽点,但想象一下,在电影院里,每个人都拿着手机、低着头努力地吐槽,而手机的亮度甚至能照亮电影院的这个充满“违和感” 的场景。还有某些怀着不良居心的观众,也会借着机会发送营销信息、政治信息、低俗信息。即使为弹幕加入审核功能,那又会加大影院人员的工作量,同时院方还得考虑到审核的标准,届时又要劳请广电总局出一份指南了。
即便以上问题都能解决,例如国内为了弹幕电影的上座率,不断出产适合吐槽的烂剧满足需求,然后电影院内不再关灯,免得手机亮度闪瞎了观众的眼等等。但弹幕的数量和质量如何保证呢?
吐槽乃是一项技术活
要知道,日本著名中锋赤木刚宪曾经说过,吐槽是一项技术活。吐槽来源于日本的落语和漫才,是一种类似于中国相声的表演。与相声中分工逗哏和捧哏类似,日本的漫才分工为一个是负责滑稽的装傻白痴角色,而另一个是较严肃的找茬、吐槽角色。原本“吐槽“是指出白痴角色台词中不合理的地方,但现在普遍认为的吐槽则是机智又有趣的吐槽。
一个能得到大家共鸣的机智有趣的吐槽,需要满足很多要求。首先是观众大多有相似的文化背景,然后是吐槽的人要了解这些背景并且能够快速找到视频中的槽点,最后以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电影作为一项大众消费产品,观看的人群各种复杂,因此很难保证弹幕的质量。而不同文化圈子的人又很难互相了解。假如是不熟悉日本 ACG 文化的观众,恐怕很难理解我前一段提到的“日本著名中锋赤木刚宪”,也不能理解“都是时臣的错”、“自古枪兵幸运 E”“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等内容。
而弹幕电影所谓的目标人群——喜欢新鲜好奇的年轻人,也极少会选择到电影院观看弹幕电影:为什么我要到电影院看烂剧的吐槽呢?我可以在 B 站上看啊。为什么我要到电影院看好剧的吐槽呢?好剧我根本不想被弹幕骚扰啊。为什么我难得约到妹子去电影院看电影,却要在黑暗中认真地吐槽,而不是和妹子耳鬓私语呢?
结论:出一个韩寒观《小时代 3》的弹幕电影版本吧
弹幕注定和电影院八字不合,所以还是放弃吧。不过之前在知乎也看过一个不错的想法,尽管现在找不到原处了,还是说一下吧。知乎大牛的想法是制片方可以聚集几个专业的影评人,风格各异、言辞犀利的那种,到电影院观看一次弹幕电影,然后把这个弹幕电影的版本保存下来,再放到电影院里播放。
我真的很喜欢这个想法。你看,把握了弹幕的作者就保证了弹幕的质量和数量,这样工作人员也可以好好地平衡影片和弹幕的密度,而观众也能欣赏到犀利的吐槽了。而且版本的数量完全可以不受限制,例如就可以做一个韩寒观《小时代 3》版和郭敬明观《后会无期》版。
想想还有点想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