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9年的发展,如今的百度百科已经拥有了超过550万人参与编辑,积累词条1200多万条,平均每24秒就有一个新的词条诞生。这个数据奠定了百度百科成为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书的基础,而数据背后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对百度百科内容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则突出体现了其权威、可信的核心竞争力。
“蝌蚪团”撬动亿万网友知识内容“自净化”
在百度百科的9年的成长历程中,其中用户所起到的作用最为关键,尤其是百度百科热心科友组成、百科官方直接领导和管理的“蝌蚪团”团队。截至目前,“蝌蚪团”成员共计469人,以分享知识、协作编辑为共同信仰,编辑并维护词条数已达近4万条。
“蝌蚪团”成员背景遍布各行业,甚至有一些堪称行业专家,一边接触行业最前沿学术理论一边补充百科词条,加快了学术科普的转化过程,让普通网民受益匪浅。比如点开“茶花”的词条,可以清晰看到世界上1204种茶花品种,这些内容的贡献者是一对年过六旬的老夫妻,他们退休在家,仍以分享知识为乐,为了编好词条内容,他们查阅大量书籍文献,包括英文资料和词典,甚至还学会使用Photoshop处理图片。
对于有争议性的词条,“蝌蚪团”成员通常会各抒己见,据理力争。有时候,对一个词条的解释,甚至还远远不如对它讨论耗费的文字。所以在百度百科经常有编辑战,经过多次的论证,最终产生一个正确的内容,正是有这种不断的论证,带来了百科的客观、公正和权威。
“UGC+PGC”双核驱动打造权威性闭环
人类历史上知识传播最重要的载体是书本,典型的代表是1771年开始编纂的《大英百科全书》,其内容往往由权威专家编纂,属于定向邀约的PGC模式。而在网络时代,知识的撰写者则变为了普罗大众,典型代表是2001年诞生的维基百科,属于对用户全盘开放的UGC模式。
然而,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网络百科面临着新的挑战,人人可编辑意味着词条权威性得不到保障,后果则是用户体验不断下降。但是要引入专家资源,又必定会产生一笔不菲的开销。这似乎是一个“特里芬两难”。
百度百科通过UPGC模式(即用户与专家共同生成内容)的大胆创新,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以百度百科与国家卫计委合作为例,既有一定门槛,邀请医疗专家撰写医学词条,同时又因在全国公开招募医学专家而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实际上是将维基百科的开放性和大英百科的权威性结合起来,实现了最广泛的“知识权威”参与“知识分享”。
UPGC的全新模式,实现了百度百科“网友共享+权威编辑”的双通道发展,保障了海量内容与权威性上的平衡,同时通过提升专家、专业机构知名度的信用背书,覆盖了高昂的专家编纂成本,是以金融思维对网络百科模式的再造。
在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的今天,知识的传播方式也在革命,百度百科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识平台,与时俱进的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在当下碎片化的信息时代,判断用户发布的内容是否可信的成本较高,而百度百科正是这样一个佐证真实性的平台,也正是因为百科的权威可信,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才能推动全社会知识进步、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