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中国市场“救命稻草”?李在镕访华急寻破局之道

2025-03-31 10:04:23来源:威易网作者:

中国市场对三星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既是其半导体生产的关键基地,也是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2025年3月23日至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CDF)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上百位来自主要国际组织、全球跨国企业和重要研究机构的代表参会。尽管特朗普政府在其第二任期内持续加大对中国的制裁力度,但与会者的积极参与表明,全球企业对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市场的重要性依然高度认可。与此同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全球企业提供了新的合作机遇。

三星李在镕困顿中访华,高度重视中国市场

\

据韩媒Chosun报道,三星电子董事长李在镕时隔两年再次访问中国,并出席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2日,李在镕与高通CEO克里斯蒂安娜·阿蒙(Cristiano Amon)一同参观了国内一线电动车工厂,并与其高层进行了会晤。在刚刚经历了股东大会的“反省”与“痛批”之后,此次访问被视为三星对中国市场重点关注并探寻深化合作的重磅信号。

\

据Digitimes Asia报道,三星此前曾一度停止向上述国内一线电动车厂商供应OLED面板。而这次态度大反转的时间点令人颇为玩味,李在镕此次访华恰逢其向三星高层传达“三星正处于生死存亡关头”信息之后。韩国媒体分析称,此次访问旨在加强三星在中国的业务网络,尤其是在全球供应链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显然,中国市场对三星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既是其半导体生产的关键基地,也是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三星2024年财报显示,其对华出口额为64.9275万亿韩元,超过同期对美出口额61.3533万亿元。从多个角度来看,三星抢占在华市场意图明显,中国市场对三星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超越美国市场,成为其全球战略布局的关键所在。

在华业绩事与愿违,韩国半导体企业面临多重挑战

尽管三星重视中国业务,但其在华业绩仍然面临许多挑战。2023年起,三星关闭了其在中国的多家手机及半导体工厂;2024年9月,三星在中国的偏光片资产被出售给诺延资本和恒美光电;2025年2月,昆山三星电机有限公司完成清算工作。在混合键合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三星创新能力有限,不得不与中国存储厂商合作。

\

2024年,三星股价走势堪称惨淡,一路下滑近三分之一,在11月更是触及近四年来的最低点。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投资者对三星的信心在不断下降。而在刚刚结束的股东会上,更有股东对路透社直批三星,指其“股票表现令人失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对先进存储芯片和晶圆代工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然而,三星却未能及时把握这一机遇。在半导体领域,三星的代工业务已被台积电甩在身后,高带宽内存(HBM)技术也被竞争对手反超。曾经的“传统巨头”如今在“新兴挑战者”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智能手机、电视和DRAM市场份额的全面下滑,更是让三星的行业地位岌岌可危。

作为一家深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和市场布局的企业,三星不得不在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寻求平衡,而这种平衡的难度正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而不断增加。根据1月22日美国参议院收到的各企业行贿申报内容,2024年,三星集团在美国政界游说的支出高达698万美元。这其中不乏资助对中国半导体持强硬立场的议员。

有公开资料显示,韩企代表三星曾支持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特设委”前任主席、威斯康星州前联邦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迈克·加拉格尔曾提出强烈呼吁,要求拜登政府对中国的经济胁迫采取强硬立场,敦促商务部将长鑫等中国半导体头部企业列入实体名单,并严禁美国技术流入其关联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三星电子将具备大宗产品属性的DRAM市场视为必争之地,这一布局可能对中国本土存储厂商构成更猛烈的竞争威胁。然而,从需求端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DRAM消费市场之一,在服务器、消费电子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强劲,中国厂商若能抓住韩企战略调整的窗口期,加速技术迭代和生态构建,未来有望在全球存储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除三星以外,SK海力士也面临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下滑以及技术升级带来的压力。2025年初,SK海力士官方宣布将于2025年上半年削减其NAND闪存的产量,减少幅度达10%;3月6日,SK海力士宣布关闭CIS部门,并将该部门的员工转岗至AI存储器领域。SK海力士的退出,标志着CIS市场竞争格局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从长期来看,中国厂商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的不断优化,未必不能迎头赶上。

韩国半导体企业在全球市场面临股价下跌、技术落后以及市场份额下滑等问题凸显了其在竞争中的困境。未来,相关企业能否在复杂的经济、政治环境中重新夺回技术领先地位,仍是未知数。
 
关键词:三星电子